万亿特别国债超预期发行,迎来市场各板块普涨,对此华夏基金解读认为:宽信用再度发力,向市场传递重要信号,为明年经济增长注入信心。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闭幕,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的方案,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资金将重点用于与水利、抗灾设施建设八大方面,全部通过转移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中国历史上一共仅有四次发行特别国债,分别用于:提高国有行资本充足率(1997年)、成立中投购买外汇(2007年)、支持抗疫(2020年)和对2007年特别国债续作(2022年)。
本次特殊国债的发行具有重大意义,它打消了市场对于9月经济数据较好、政策力度不足的担忧,彰显了财政的积极面。
与此同时,在地方财政面临化债压力的情况下,通过中央发债转移支付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是政府健康扩信用的理想模式。本次增发国债非常清晰地全部计入赤字,而历史上的长期建设国债只有部分计入赤字,而历史上的4次特别国债只列预算不计赤字,本次计入赤字也体现了较为严格的财政纪律。
华夏基金分析认为,本次特别国债有以下六大意义:
1)面对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财政勇挑重担,担负起拉内需扩信用的排头兵角色,提高全社会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并传递经济增长重要性的信号;
2)近年来我国基建发展迅速,但是近期的多次自然灾害也体现了部分防灾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本次特别国债有利于补短板、改善民生;
3)国内经济虽然持续向好,但是总需求不足、微观信心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次特别国债虽然主要用于防灾和水利设施建设,但是客观上也能起到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债券发行后政府还可进行配套融资,1万亿特别国债可能能拉动GDP总量1%以上;
4)受制于历史债务负担重、土地出让收入下行等,地方政府扩信用能力受到严重约束,中央发债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的方式,能在不增加地方政府负债的情况下有效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
5)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主要以税收、货币政策和地产政策为主,财政支出发力不明显,本次特别国债的发行也补齐了稳增长财政缺位的短板,进一步夯实市场信心;
6)考虑到2024年我国发展中面临较多的内外部压力,本次特别国债的发行能增强市场主体对2024年经济增长的信心。
具体到对市场的影响:
华夏基金认为,本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明显超市场预期,之前虽然市场有关于今年发行特别国债的讨论,但是10月初人大议案中并无特别国债的讨论,主要是地方专项债提前批的议案,故资本市场定价中尚未包含对特别国债的影响因素。
特别国债发行清晰传达稳增长意愿,财政扩张与宽货币相配合,有助于基本面继续修复,也有助于提高投资者信心、改善整个市场风险偏好,故可被视作较为明确的利好。
对债券市场而言,特殊国债的发行意味着市场要经历三大冲击:
第一阶段是投资者心理冲击;第二阶段是特殊国债、再融资债和其他政府债一起发行所带来的供给侧冲击;第三阶段是特殊国债投入使用改善经济基本面带来的基本面冲击。总体影响可能略偏负面。考虑到9月以来市场流动性持续偏紧,银行均面临一定的资金缺口,这并不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的定位,虽然央行近期公开市场投放量略有提升,但是逆回购投放的是短期资金,而政府债、再融资债等债券的期限都很长,银行仍然面临资负期限错位问题。华夏基金认为,本次特别国债发行后,央行将采用合适的手段积极对冲流动性压力,可采用手段包括降准、合格债券的再贴现等,在央行的积极呵护下,债券市场短期压力相对可控。考虑到明年基本面改善的风险,我们仍然建议客户短期内以偏稳健的短债类资产作为债券配置的主要方向,在宏观形势、货币政策更为明朗之后寻找合适的进攻机会。
数据来源:wind,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沪深300ETF华夏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基建50ETF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上述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可能出现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等风险。其中,ETF产品特定风险还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等,文中个股不作为推荐。
责任编辑: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