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证券报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近期,一些地方“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9月22日,教育部就“预制菜进校园”表态,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艾媒咨询研报显示,在2023年中国家长对孩子学校饭堂由现制菜改为预制菜的反应中,54.68%消费者会选择向学校或相关部门反应,并要求学校整改;34.35%消费者会选择无所谓,仍让孩子继续在饭堂吃饭;10.97%消费者会选择改变用餐方式,不让孩子继续在饭堂用餐。
教育部定调
9月22日,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消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预制菜进校园”表态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十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广大家长期望孩子在学校吃得既绿色安全又营养健康。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这位负责人表示,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事关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长期以来会同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制定实施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等制度规定,不断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管理。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供餐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态看,预制菜当前没有统一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措施,这些监管措施的缺失是导致预制菜进不了校园的主因。除了学校,普通消费者也需要这些体系来保障预制菜安全,所以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应该迅速跟进,制定完善的预制菜食品安全体系。预制菜未来如何在食品安全上取信消费者,是预制菜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这也是预制菜行业协会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曾引发网友热议
在此之前,江西省某地幼儿园因中央厨房供餐配送不及时,引发学生家长不满,有家长质疑学校使用预制菜;福建省福安市某学校的学生餐菜品中出现塑料膜,也被家长质疑使用预制菜;武汉大学的食堂也被曝使用预制菜料理包。一时间,预制菜进校园引发网友热议。
艾媒咨询研报显示,预制菜主要是指以蔬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制作的成品或半成品。根据深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预制菜可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预制菜具有烹饪便捷、出餐快等优势,因与当下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相适应,近年来在餐饮行业中被广泛使用。预制菜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上述研报显示,在2023年中国预制菜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种类中,69.60%消费者选择即热类(指经过加热即可食用的食品,如速冻食品、烤箱食品等),55.65%消费者选择即食类(八宝粥、即食罐头等),51.84%消费者选择即烹类(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37.30%消费者选择即配类(免洗免切的净菜等)。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对预制菜食品安全信赖程度统计中,仅有22.18%消费者选择非常相信,55.92%消费者选择比较相信,17.90%消费者选择一般相信。非法添加剂、劣质或变质的食材和原料是最受关注的两项。
从口味感知角度看,上述研报显示,在2023年中国学生对现炒菜与预制菜口味区别感知中,发现学生对现炒菜与预制菜口味区别感知较强,能吃出二者区别,超六成学生表示现炒菜更好吃,17.17%学生选择预制菜更好吃,16.08%学生选择两者差不多。
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值超过4000亿元,同比增长21.3%。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10720亿元,迈上万亿元级别赛道。
推荐阅读
➤恒大,深夜公告!
➤太拼!董事长吃肥皂!网友:心疼,我买了
➤又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升任高管!
➤中远海运、中国东航、上海机场最新发布!
戳!
责任编辑: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