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韦香惠)互联网已成为日常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青少年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问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和担忧。
互联网时代,人们拥有了一个信息传递、表达声音的便捷渠道,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网络空间中,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元,虚拟世界中,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然而,随着青少年触网程度加深,一些互联网乱象或者违法行为的“黑手”也开始伸向青少年。比如,一些以网恋网聊、童星招募、校园借贷等名义实施“隔空猥亵”和诈骗,在社交群圈传播学生欺凌视频和色情引流链接;部分学习类APP违规插入广告营销、游戏链接等内容,个别儿童智能设备存在涉黄涉暴、游戏沉迷、诱导消费等问题。
在针对青少年的门槛设置方面,有的APP可以通过“卸载重装”的方式,关闭之前开启的青少年模式;有的平台要求实名认证,但网上也有所谓“身份证号生成器”可以绕过这一关卡;还有一些青少年模式不能按不同年龄段进行细分。
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介绍了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据介绍,国家网信办已经连续三年部署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乱象问题,有力遏制违法违规内容传播势头。
让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天朗气清,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平台自律、自制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要共同发挥作用。互联网企业应当加强网络监管,将未成年人保护放在最高优先级,制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条例,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和报警。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既要强化治理力度,也要体现保护温度。《旧版本355彩票娱乐app下载》
今年,国家网信办将会同相关部门对青少年沉迷短视频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督促平台强化应用上线、内容发布等前端管理,加强功能安全风险评估,禁止出现各类违法不良内容,不得借游戏闯关、购买虚拟物品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消费。对违法违规的软件和设备,该处罚的处罚、该下架的下架,公开曝光、形成震慑。青少年模式将全面升级,在丰富分龄内容的同时,对时间和功能进行科学限定,把使用难度降到最低门槛,让模式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
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不能只唱“独角戏”,而要打出“组合拳”。 平台企业在承担起主体责任的同时,还应主动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组织等携手,共同为遨游在互联网信息海洋的未成年人保驾护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