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传真】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吴曼青院士团队的陈彦教授、孙启彬研究员等人在无线人体感知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人体心电图实时监测,突破了心电图仅能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的局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移动计算汇刊》。
心电图监测一直被视为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彩神lll首页在线登录》之一,在疾病早期诊断发现以及后续治疗过程中均有极高的临床价值。然而,自发明至今,心电图监测一直需要将电极连接到人的皮肤上,来捕捉反映心脏状态的电活动变化,导致不适的用户体验。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长时间连续心电图监测往往难以实施,这会造成转瞬即逝的异常心电状态记录丢失,延误疾病的诊断。
陈彦介绍:“新方法中,被测者不需要佩戴电极,也不需要去除衣物,可以无感的方式完成心电图监测。”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在0.5米非接触感知距离、不同生理状态和人体相对静止躺姿约束的实验设计下,对35个实验对象实现了非接触心电图监测。
“与传统心电图相比,非接触式心电图实现了时间中位数精度小于14毫秒、形态中位数精度大于90%的监测性能。”陈彦说,此外,该方法的监测结果支持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关键指标——心跳间期的稳定监测,其误差在9毫秒以内。该指标对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