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占据主导地位
李泽钧介绍,今年“五一”假期从5月1日到5月5日,共计5天。总的来看,交通运行呈现“整体增长、热点集中、潮汐性强”态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自驾游占据主导地位。“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旺盛,京郊短途自驾游与跨省中长途自驾游交织,公路自驾是进出京客流主力,占进出京客流总量的61%,日均交通量113万辆次,成为市民出京旅行首选。
整体呈现“前出后进”潮汐特征。“五一”假期首尾形成“双峰”,4月30日和5月1日是出京高峰,其中5月1日为出行最高峰,铁路、民航、省际客运、公路自驾进出京客流达513万人次,或刷新单日峰值纪录,5月4日、5日是返京高峰,进出京客流达445万人次,高速公路交通量达287万辆次,中间时段相对平缓。
“七站两场”接驳压力大。“五一”假期,北京市“七站两场”客流总体高位运行,特别是5月1日、4日、5日客流将迎新高,北京南站、北京西站、丰台站、朝阳站等四个火车站客流量大,占比超过八成。重点场站夜间接驳压力突出,特别北京南站、北京西站、首都机场、大兴机场需求更加旺盛。
热门景区短时交通压力大。故宫、环球影城等热门景点,王府井、三里屯等热门商圈及五棵松、鸟巢等大型活动场馆周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集中,景山前街、地安门东大街、工体北路、北辰西路等道路短时会出现车流集中的情况,市内路网运行和公共交通客流总体平稳。
多措并举做好旅游出行服务保障
“五一”期间,北京推出1900余场文旅活动,将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齐聚北京。交通与文旅、交管、属地政府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制定了涵盖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共享单车等领域的联动保障方案,推出地面公交景区接驳专线、地铁夜间延时、重点区域增加停车供给等多项举措,为游客出行提供贴心服务。
李泽钧提到,今年“五一”,预计王府井、西单、南锣鼓巷、金鱼胡同、珠市口、动物园、巴沟等7个地铁站客流集中,将较近期周末客流增长超过50%。地铁2、3、6、8、10、15、17号线,适时采取加开临客、延长运营时间等服务措施,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公交增加途经公园景区、热门商圈和群众性活动场所等周边的公交运力供给,加密发车间隔,根据客流变化采取调度措施,确保运力充足。
在停车方面,北京交通部门千方百计挖潜增设临时停车区域。针对市民出行意愿较高的62个郊野公园和热门景区公园,通过开放专用停车场、设置临时停放区、封闭部分道路空间供车辆停放等方式,高德、百度共享一公里范围内可利用的停车资源,以及在周边空地和道路挖潜增设临时停车区域等方式,提供超过5万个停车位。
北京交通部门对全市7个火车站和2个机场实行“一站一场一策”,建立多部门协同、多方式联动的立体化保障体系,实现抵离京旅客高效疏运。
北京交通部门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输优势,坚持“组网延时”“按需延时”的工作原则,兼顾效率、效益和效果,针对性制定重点场站夜间延时措施。其中,地铁2、3、4、7、10、14、19号线和大兴机场线等8条线路“组网运行”,编织起一张便捷顺畅的地铁接驳网,延时期间各线路之间可实现换乘,方便远距离疏运。同时,充分利用握手机制,与重点站区、铁路、民航等部门密切共享客流数据,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动态掌握夜间抵京客流预测,精准服务保障,地铁车站加强与火车站、机场的服务衔接,全力保障夜间大客流优先通过地铁疏散。
公交方面,增加备班运力,加强途经7大火车站的103条线路的运营组织,加大夜间公交发车频次,安排应急摆渡车;组织出租企业和网约车企业成立重点场站“保点”车队,强化出租车“圈车”、调度和网约车平台重点场站倾斜派单等手段,机场巴士提前筹措保障运力,并外协车辆作为补充,做好机场兜底运输保障。
北京交通部门还“一路一策”做好高速公路保通保畅。针对易拥堵路段,加强对重要路段、重点区域的路网运行监测调度,制定疏堵保畅措施,免通车道全部“抬杆”放行,高峰时段确《欧预赛直播2022》保开道率100%。增加备勤力量、前置救援装备、加强巡视巡查,遇交通事故配合交警快清快处,提升通行效率。
为满足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需求,北京交通部门通过合作、自建等方式提升新能源补给服务能力,目前,北京市域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了充电设施全覆盖,共设置充电桩481个、充电车位637个,其中超充车位11个,换电站10座,充电车位占比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