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4月28日电 (闫旭 唐蔚嫱)走进作为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的福州元洪投资区,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的数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原材料被加工成鱼糜制品。
抓住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的契机,胜田食品与印尼三林集团共同开发印尼海洋渔业中心项目。“首个基地2022年4月投产,渔获年最大产能可达50万吨。第二个基地预计今年6月试生产。”该公司副董事长施捷说。
这是福州不断拓展以中印尼“两国双园”为龙头的开放平台,加快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缩影。
中印尼椰子产业园加快推进,园区4家椰子加工企业预计每天消耗1400吨椰子,通过全链条加工将一颗椰子“剥干用净”;宏港纺织印尼生产基地2024年《大发welcome入口》6月在印尼三宝垄市动建,今年底建成投产后,将填补印尼高端功能性弹性化纤面料制造空白。
企业出海不仅需要项目支撑,更要有服务保障。福州启动闽江数字贸易走廊建设,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全流程咨询与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跨境贷”等特色产品,去年以来累计放款29笔,金额超1.1亿元人民币。
从开放平台到政策制度,从资金服务到项目落地,福州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全球产业链,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制度型开放不断提速。今年4月,福州被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范围,在金融、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获得更大的政策灵活性和创新空间。
便利化改革持续推进。2024年底,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正式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福州正积极布局为境外参展人士量身定制签证服务,以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专业人才。
政策利好加速释放。去年,福州出台《福州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建立全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
看准福州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潜力,福州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上市公司总部从外省迁回福州。“工厂从选址到投产仅用了2年多时间。”该公司董事长曾忠诚表示,在建设过程中,福州新区和长乐区提供了“一条龙、全天候、全过程”的服务,工厂试投产1年多来,生产线接近满负荷运转,良品率超98%。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同时,传统产业向新而行。永泰县金蛋发展有限公司探索蛋鸭养殖新模式,鸭舍全面覆盖5G网络,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禽类服务机器人,2024年产鲜鸭蛋超6000吨。该公司已通过出口蛋禽养殖基地备案,蛋制品远销欧盟国家和日韩等。
尽管蔚来汽车向超豪华电动车市场进军尚未有确切消息,但这 ♓一大发welcome入口赛道已经涌现不少国内自主品牌的身影。
前期需求预期较为悲观,产业链主动去库,贸易商的钢材库存 ➢和钢厂的原料库存都降至较低水平 ⛪,市场情绪好转后,产业开始重建 ⛄库存。一方面,钢厂减产导致铁水处于222万吨的较低水平,后期 ♒钢厂复产预期将拉动原料需求,原料低库存背景下,成本上涨支撑钢 ➡材价格上涨(逻辑与2021年底类同);钢厂春节前补库也影响前 ⚡期原料现货涨幅大于钢材,钢材现货利润并未跟随钢价上涨而走扩; ⛴另一方面,盘面持续上涨,螺纹升水现货,期现套利交易和投机需求 ➥上升,钢材下游重建库存推升现货 ♍,跟期货形成正反馈。
本报记者 董璇 【编辑:完颜永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