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4月8日电 题:大庆油田:数智赋能,焕发新活力
作者 史轶《5分赛车怎么看中奖》夫 韩铠合
在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八作业区,北十五联合站队长丁超群感慨道:“我在采油岗位上工作了14年,过去每天要步行几公里检查油井,现在坐在中控室就能掌握全站情况。”这一变化,正是大庆油田数智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走进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智慧指挥中心,巨大屏幕上,各类数据如灵动的音符实时跳跃,清晰展示着油田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在这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对油气“探、采、储、运、销”全链条以及新能源和油气生产实施动态监控。这不仅是一个指挥中心,更是大庆油田的“智慧心脏”,高效服务于油田“大调度”运行体系,让生产管理从“地下”走上了“云端”。
曾经,油田生产依赖人工经验,效率较低。如今,数智化技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第八作业区,无人机沿着预定路线自主巡查,高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不间断地采集设备状态数据。产量智能计量,实时推送功图量液信息,替代了人工周期性量油;报表从“全程填写”到“审核补录”转变,自动生成报表替代率达86.36%;现场管理由“人找问题”转向“问题找人”,巡检效率大幅提升;泵况智能诊断由“人工月度分析”变为“问题实时推送”,让问题井“无处遁形”;热洗智能管控质量监督由“比例抽查”向“全程监控”转变,全面提高整体热洗质量。采油三厂第八作业区经理裴小彬说:“今年一季度,作业区开发水平持续提升,原油产量稳步增长,耗电、用工、成本均大幅下降,原油生产完成计划年产量的25.5%,节电147万千瓦时。”
这一系列变化,得益于大庆油田对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探索。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上半场”,大庆油田在物联网“硬设施”布局上已累计完成超10万口井、6000余座站场的改造,单井数字化覆盖率达97.2%,站场数字化覆盖率达89.1%。而向“下半场”转型的关键,则在于对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进行智能化功能开发。
2023年,大庆油田积极筹划大模型建设,明确“油博士”大模型建设思路及内容。项目负责人朱吉军介绍:“‘油博士’大模型的建设,旨在构建油田‘智慧大脑’,让数据说话,让决策有据,让生产更高效。”目前,已上线的岗位助手、知识管家两大类智能场景,具备勘探开发知识体系定义、知识图谱自动构建等功能,支持一键式、模块化、零代码编程,构建了个人、团队和专业领域知识问答系统。
数智化转型让开发建设60多年的大庆油田焕新提质、活力长青。今年一季度,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天然气产销量、新能源发电量等关键指标均超计划运行,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大庆油田科技信息部主任王刚表示:“我们将牢牢把握重大机遇,坚持数字化转型与技术革命性突破‘双向奔赴’,乘‘数’而上、向‘智’而行、‘智’胜未来,努力开创‘数智大庆油田’新局面。”大庆油田正凭借数智化的力量,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续写辉煌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