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
11月14日,网易(Nasdaq:NTES、HKEX:9999)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网易实现营收262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亿元,同比均有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网易在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4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达16.9%。而暴雪的回归,也获得超预期的成果。财报显示,《魔兽世界》的日活用户相较停服前已实现超50%的增长,《炉石传说》则实现150%的大幅增长。
“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网易不断推出各类新游戏,吸引全球玩《博狗bodog手机平台》家加入,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如此表示。摩根大通对网易未来6至12个月股价表达了积极看法,认为暴雪回归后势头强劲,加上2025年将有多款重磅游戏推出,预计网易游戏第四季度将有更好表现,收入增长将在2025年加速。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网易方面获悉,3A大作或将会在下一季度上市。“第三季度《永劫无间》手游的推出和端游《魔兽世界》的回归,驱动公司创收,并看好第四季度业绩。”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分析师高东旭表示,最近网易反腐事件将提升网易的运营管理效率。
长线IP创新高 暴雪回归连破纪录
按照具体业务划分,网易的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在第三季度实现净营收209亿元,环比增长4%。其中,来自网络游戏运营的净营收约占该部分净营收的96.8%,而上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为96.1%和93.7%;来自手游的净营收占比约为70.8%,而上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为76.4%和77.6%。
可见,该业务板块的经营并没有较大变动。据了解,《大话西游2》《第五人格》《永劫无间》等长线IP创新高,《魔兽世界》和《炉石传说》的重返中国市场,日活跃用户也连破纪录。
在新游戏方面,网易三季度推出了一些热门新品游戏。比如,《永劫无间》手游上线后不久便登上iOS畅销榜第三;《巅峰极速》8月在日本上线后,迅速登顶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免费榜第一;《全明星街球派对》获得NBA正版授权,荣登港澳台三地畅销总榜第一;言情手游《世界之外》进一步发挥内容差异化优势,多次登上游戏畅销榜前十。《蛋仔派对》则在稳坐派对和乐园品类第一的基础上,横向发展了MOBA、追逃、狼人杀、养宠、农场五大玩法,成为这些赛道的隐形巨头。
除游戏业务外,网易云音乐和网易有道也实现稳健增长。
财报显示,网易有道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经营利润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是网易有道历史上首次实现第三季度盈利,单季度经营利润也创下历史新高。
网易云音乐营收20亿元,进一步拓展订阅会员规模,驱动在线音乐收入持续健康增长;同时,在与Kakao娱乐、JYP娱乐合作的基础上,网易云音乐还与CJ ENM公司达成版权合作,丰富K-POP音乐库。
此外,创新及其他业务净收入为18亿元。网易严选聚焦品牌化战略,发力全渠道销售,严选Pro会员规模同比提升56%,宠物、家清等核心品类销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网易传媒通过大语言模型提升内容质量,坚持将AI技术渗透于重大活动、多维项目,现象级的爆款及精品输出率超同期30%,新增创作者同比增长34%,跟贴互动量同比增长27.49%。
野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尽管本季度表现受去年手机游戏收入高基数影响,但《永劫无间》手游的推出和《魔兽世界》的回归,以及持续的游戏研发和投资战略调整,将为网易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高东旭也表示:“备受期待的两款新作《漫威争锋》和《燕云十六声》,它们的上线将为网易第四季度业绩提供保障。”
研发投入44亿元 新增800万“AI生命体”
随着大模型的逐步落地和应用,网易也把包括大模型在内的AI技术持续融合在自身业务中。三季度,网易研发投入4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16.9%,领先行业。
在游戏领域,《逆水寒》手游与网易伏羲合作,首创全球首个UGC 3D互动陪伴系统——门客系统。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化身“女娲”,为江湖友人量身打造外貌与声音,赋予其智商、情商、性格、经历等“灵魂特征”,在游戏中新增了800万个会“呼吸”的赛博“新人”。
《新倩女幽魂》则联动阅文头部IP《道诡异仙》,推出全视角水墨风大世界玩法,搭载基于网易伏羲易生诸相大模型打造的智能NPC系统,获得超亿级曝光和玩家好评。
在“AI+教育”双轮驱动战略的带动下,网易有道三季度AI订阅服务的销售额已接近7000万元,同比增超150%。
随着“子曰”大模型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AI产品的持续升级,Hi Echo在App Store首页获得了重磅推荐;“AI全科学习助手”有道小P在第三季度使用人数接近2000万人,月度复合增长率超过100%;有道AI文档翻译目前已累计翻译了1亿篇文档。
在“AI+音乐”领域,网易云音乐最近推出“AI帮唱”工具,用户可以录入声音定制专属音色,唱出属于自己的旋律,通过定制化UGC内容创作,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编辑:吴清 校对:颜京宁)
责任编辑: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