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有很多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账号的风格来进行展示。比如妇好,众所周知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军事家、商代王后,同时她也是一位玉器收藏爱好者。如果你的受众群体里年轻女性居多,不妨拍摄一些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小件玉器,让粉丝们看到‘女战神’其实也是一个喜欢可爱小玩意的女人……”5月19日晚,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看·见殷商”展览的入口处,身为文博领域资深从业人士的网络博主“朋朋哥哥”(本名张鹏)向现场20余名网络大V介绍展览亮点,并就如何制作差异化内容为同行们出主意。
张鹏是“北京博物馆大V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员之一。该联盟由中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发起,于5月14日正式成立,首批吸纳25名历史、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网络大V。联盟成立后的首场活动便是“‘北京范儿’殷商展大V行”,探访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看·见殷商”展,创作生动鲜活的作品助力展览网上传播,优秀作品将向“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投稿。
当天,张鹏与十余名联盟成员一起带领《bobty体育入口》各自粉丝“看见殷商”,并在社交平台“花式”呈现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活动。
“在我们拍摄前,网上已经能看到很多此次展览中的国宝了,如‘两两对望’的妇好鸮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敖光的‘龙牙刀’原型来源之一商代玉刀等。这些‘网红’文物我们当然会拍摄,同时我们也想呈现一些还未被充分呈现的细节,比如一些有意思的小陶头像文物,以及此次布展陈设也特别有巧思,能够带领参观者一步步‘走进’商朝历史。”北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员李霞在拍摄间隙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会根据粉丝群体特点来介绍文物,“我们的账号‘京城事儿’平时关注本地‘吃喝玩乐’的方方面面,所以这次也会向粉丝强调展览中‘好玩’的一面,推荐他们过来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
人文艺术博主“松松發文物资料君”(本名黄松涛)毕业于古籍鉴定修复专业,他关注的是近年新出土的文物。“比如这次展出的商代象牙刀柄是陕北清涧寨沟遗址的出土文物,该遗址入选了202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我会着重介绍这些新鲜材料,让更多人知道商朝不止殷墟,还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方国值得探究。”
李霞、黄松涛都是北京博物馆大V联盟成员,虽然发布平台不同、账号定位各异,但加入联盟后,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
在李霞看来,北京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是网络大V们创作的富矿,“我们想让网友知道,在北京,不仅可以登长城、游颐和园,还有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值得一去。联盟成员的目标之一,就是让人们将‘逛博物馆’视为‘北京游必打卡’项目”。
黄松涛希望通过自己的“科普”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网上刷来终觉浅。只有真正走进博物馆,才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艺术的美好。我希望利用自己小小的影响力,为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贡献一份光和热。”(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