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5日讯(记者 彭科峰) “对等关税”风波下,外贸相关业务面对的扰动对银行的影响会有多大?或许,我们可以从各大银行年报中略知一二。
工、中、建、交、招行年报披露外贸相关业务情况
工商银行2024年报显示,该行去年服务贸易强国建设,扎实履行“春融行动 2024”服务承诺,全力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累计为境内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发放表内外融资4.8万亿元。优化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为支付机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办理业务 2,731.7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8%,服务超10万家中小微商户。持续推广海关“单一窗口”金融服务,促进贸易便利化,2024 年办理跨境汇款 64.87 亿美元。
中国银行2024年报显示,在外贸方面,《香港马王资料2023年》去年该行跨境电商结算产品“中银跨境e商通”全年交易额8133.27亿元,同比增长39.82%,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跨境人民币交易规模7,422.65亿元;合作客户数51家,头部客户覆盖度超过80%。此外,跨境结算业务量稳质升,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2024年,境内机构国际结算量、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分别超过4万亿美元和16万亿元,均居市场首位;跨境电商结算规模同比增长约40%。
建行在2024年报中指出,该行高效服务实体经济,为外贸外资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全年实现贸易融资投放量2.1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7.86%;国际收支量1.56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40%;“跨境快贷”系列产品累计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73.55亿元。
从上述信息来看,上述几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在跨境融资等方面有一定的规模。那么,“对等关税”风波之后,各大银行有无最新应对措施?是否会影响二季度的信贷投放?今日,财联社记者就此联系数家国有大行,但均被告知“不便回应”。
多家城商行反馈影响不大,但仍需观察
“客观来说,跨境贸易业务、国际结算应该是近些年大中型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的发力方向之一。这次的关税风波的影响目前还需要观察,不好下结论。”某华东地区城商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该行前几年上市以后,也曾经打算开设海外分支机构拓展业务,但因为监管等方面的原因而中止。
在财联社记者近期调研中,至少两家上市城商行内部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初步判断关税风波对该行的全年营收、利润等影响有限。
近期不少机构发布的研报,则基本认为关税风波对银行业的扰动有限,核心逻辑是传导链条较长。
责任编辑: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