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华夏时报
头部养殖企业2023年销售数据陆续出炉!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年销量来看,三大上市猪企产能仍在提升,生猪销量均创历史新高。为何市场频频提及去产能,猪企的生猪销量却依然增加?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因为接近年关价格可能会价格难以坚挺,公司期望尽快出栏,减少存栏数量;与此同时,三大公司都是上市企业,都期望在年底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年报反映;此外,市场上所说的“去产能”,是相对整体产业和长期发展而言的,与具体企业和短期市场行为无关。
12月生猪市场持续低迷
年底的腌腊旺季始终未能拉动生猪市场,12月生猪价格依然低迷。
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2月的标准体重生猪价格为14.23元/公斤,环比10月下降了0.39元/公斤,跌幅为2.67%,同比2022年9月下跌了4.79元/公斤,跌幅为25.18%。月内的生猪价格呈现持续震荡,整体调整幅度较大,且月内最高价格与最低价格之间差价幅度为1.08元/公斤,调整现象较11月有所扩大。
事实上,从三大上市猪企的12月销售月报也可以看出生猪价格的低迷。三大上市猪企的生猪销售均价在13.06 元/公斤至13.70元/公斤之间,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
新希望表示,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波动,2022年同期猪价上涨较快、基数较高,而2023年以来行业产能相对供过于求、12月猪价较低。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较大也进一步造成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较大。
“12月生猪价格同比环比纷纷下降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历史数据,生猪市场的价格通常会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之间出现季节性下跌。与此同时,随着猪企的增产,生猪供应量增加,从而导致市场价格下降。此外,消费需求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生猪价格。”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短期内生猪价格波动仍将持续。一方面,市场需求端难以出现明显改善,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较为稳定,难以支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随着猪企产能的逐步释放,市场供应压力仍然较大。但长期来看,随着猪周期效应的减弱,以及猪企在养殖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化,生猪市场价格有望逐步趋稳。同时,政策层面对猪肉市场的调控也将对价格产生一定影响。总体来说,生猪市场价格在短期内仍将波动,但长期趋势相对稳定。
三家猪企出栏量过亿
需要指出的是,猪肉价格的变动始终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在近几年国内生猪养殖的产能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自然难有起色。
洪涛认为,根据农业农村部市场发布情况表明,生猪出栏、母猪存栏、仔猪在栏数都较高,供给量相对需求量而言的“压力”较大,春节猪肉消费旺季到来,许多猪企都希望在节日期间出栏一批生猪,这有利于市场生猪能量的释放,而节日期间的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往往使得市场价格得以“压制”,而不可能完全释放,这就导致节日期间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因此,持续平稳地释放生猪产能,对于市场平稳出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三大上市猪企12月的单月生猪销量便不容小觑。牧原股份与温氏股份环比同比均增长,分别为663.1万头和296.67万头;而新希望的生猪销售量环比和同比双双下降,共销售147.36万头。
而从全年销量来看《51计划网全天计划免费稳定》,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的全年生猪出栏量已经过亿,达到了10776.06万头。具体而言,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6381.6万头,温氏股份2023年销售肉猪2626.22万头,新希望2023年销售生猪1768.24万头,均同比上升,创历
为何市场频频提及去产能,猪企的生猪销量却依然增加?
袁帅认为,猪周期现象的存在使得生猪价格波动较大,猪企在价格高企时扩大产能,价格下跌时面临亏损。而去产能正是为了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通过淘汰部分产能,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在当前价格下跌的背景下,猪企增加销量的同时,也在优化产能结构,为未来市场回暖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猪销售收入方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呈现一升一降一持平的状态,共计达到了1813.78亿元,其中唯一同比上升的温氏股份生猪销售收入为462.56亿元,牧原股份虽然生猪销售收入领先,达到了1082.17亿元,但同比下降9.6%。新希望生猪销售收入269.05亿元,与去年的269.19亿元基本持平。
责任编辑:王其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