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宁4月15日电 题:广西中越边境线上的互联互通变迁
作者 杨陈 翟李强
4月,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港域,装卸煤炭、铁矿石的散货船正在紧张作业,渔澫港区江海联运码头的建设如火如荼。
援越“小道”
防城港港域的前身是1968年中国为抗美援越兴建的战备港口,彼时大量援越物资从这条隐蔽的中越海上运输航线起运,该航线被称为“海上胡志明小道”。
年逾八旬的原防城港务局职工韦乃贵曾回忆道,“码头启用,当第一艘运送援助《懂球帝7.6.8》面粉的货船靠泊时,大家都激动地跑去码头看,觉得奋斗终于有了
从1968年初建码头到目前拥有生产性泊位47个,如今,北部湾港防城港港域吞吐能力已超过1.8亿吨,通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防城港也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门户城市。
绿色通道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越边境线上的互联互通变迁在进一步拓展。在隔河相望的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之间,一条自2016年启用的“绿色生命通道”,持续守护着中越边境线上的民众。
“‘1369生命直通车’是中越首条跨境医疗救助通道,由中国东兴市和越南芒街市相关部门携手打造,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24小时紧急医疗救助通关保障,目前已接诊600多例,其中越南籍病患400余例。”东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苏维海介绍,该院专门组建起一支由医务人员组成的越南语志愿服务队,实现医务人员与越南籍病患无障碍沟通。
为了给“跨国上班族”提供便利,让两国民众越走越亲,2024年11月底,中国东兴至越南芒街跨国公交车正式开行,乘客凭护照或边民证乘车,便可“丝滑”出入境。运营4个多月来,受到中越两国边民、商人,以及背包客的青睐。
两国关系越来越密切加上便利的互联互通,催生了很多跨境上班族。越南姑娘武氏清心的家在芒街市,早上跨境到东兴国门景区开店,销售越南特产,晚上赶在东兴口岸闭关前回国,这样的日子她已坚持近十年。两个表妹也在其带动下成了“跨国上班族”。
“我十几岁就开始到东兴打工,从事越南特产销售工作,不久后自己当起了老板,有了店铺。这里营商环境好,贸易活跃,也让我们找到了各自的事业。”武氏清心说。
东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明军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将跨国公交打造成旅游产品,联合旅行社共同宣推;同时积极争取开通更多的站点,使之惠及更多民众。”
经贸大道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越两国间的互联互通,早已从当年的“胡志明小道”变成如今的海陆空全方位对接。目前,广西已有两条高速铁路直达中越边境,正加快推动越南同登—河内铁路、芒街—下龙—海防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通越南的高速公路有9条已经开通,4条正在建设。
2024年广西对越南进出口2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占中越贸易总值的15.9%。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认为,中越边境的“胡志明小道”“绿色生命通道”“互联互通经贸大通道”,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两国的友好合作和互帮互助。“这三条‘道’体现了中越友好合作覆盖范围之广,既有经济发展,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也有民生的改善和民心相通,有利于推动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走实走深。”(完)
此外 ➦,数字科技是我们的第二战场,以成都、北京、上海、深 ♑圳为基地,建立了我们的数字研发队伍,在农业生产、乡村振兴、供 ❤应链优化方面成为科技生力军。我们将数字科技结合我们丰富的生产 ⛴场景,提高这个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例如,在生猪养殖方面,我们 ♍成立专门的研究院,将数字和智能技术用于空气过滤、恒温控制和各 ✌种各样的自动化喂食喂料,检测防御,清洗消毒,环境保护等,用数 ⛻以万台的高清晰摄像头、传感器和物联网体系 ⏬,懂球帝7.6.8在云上进行管控。通 ♉过这种布局 ⏫,养猪所需人力、用地、用水以及污染程度和病死率都比 ⛽传统养猪少 ♎,争取把行业做精。
所以 ❍,国际上要稳住。
本报记者 米卢蒂诺维奇 【编辑:胡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