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王敬 北京报道
而在前一天,公司刚刚公告,由于触及深交所“其他风险警示”条件,这家拥有28年上市历史的 “山水旅游第一股”又一次“戴帽”。
ST张家界16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微增2.77%,但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亏损5.82亿元,同比增亏143.22%,扣非净利润同样亏损5.82亿元,同比增亏142.83%。
截至2024年,公司已连续五年亏损。一直以来,大庸古城都是ST张家界的亏损主因。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整体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大庸古城项目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导致资产减值损失高达4.78亿元。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8月因#大庸古城耗资22亿日均卖票不足20张#登上微博热搜后,公司在年报中悄然隐去了该项目的具体游客数据,仅以“系大庸古城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解释亏损。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不再披露购票人数是因为大庸古城下半年在进行破产重整。“半年报所披露的购票人数并不是大庸古城的门票。从大庸古城建设开始就没有卖过门票,(数据针对的是)大庸古城内的飞行影院项目,影院断断续续卖过票。”该相关人士解释称。
连续五年亏损累计超13亿元
ST张家界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2.7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亏损5.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39亿元扩大143.22%。
梳理公司近年财务数据发现,2020年至2024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2亿元、-1.35亿元、-2.6亿元、-2.39亿元和-5.82亿元,五年累计亏损达13.08亿元,且公司亏损呈现加速态势。
公司还被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2024年度审计报告》。由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根据公告,公司股票于2025年4月16日开市起停牌一天,4月17日复牌并变更为“ST张家界”。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将由10%变为5%。
ST张家界方面表示:“公司董事会对中审众环出具的审计报告予以理解和认可。公司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尽早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对公司的影响。”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投资者可能会因为公司的财务困境而对投资产生疑虑,导致股价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基本面持续恶化,ST张家界股价却在2024年以来累计上涨超40%,截至4月15日收盘报8.98元/股,市值36.35亿元。不过,4月17日,公司股票复牌当日开盘即跌停,报8.53元/股。
杨怀玉分析指出:“股价上涨可能是由于市场预期公司未来能够通过重整等方式摆脱困境,或者存在战略投资者的兴趣。此外,也可能受到市场情绪、资金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即便基本面恶化,短期内股价仍可能因各种因素上涨,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长期前景乐观。”
2024年10月16日,ST张家界收到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张家界中院”)送达的《通知书》和《决定书》,对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截至2025年2月12日,共有47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正式报名材料并足额缴纳保证金,其中45家提交了重整投资方案。
4月14日,张家界中院决定将公司预重整期延长三个月至2025年7月16日,这已是第二次延《贝博bb·体育》长。
对此,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整期间延长可能会给债务重组、谈判等重整工作带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但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额外的成本和风险。
大庸古城购票数据“消失”
一直以来,大庸古城项目都是拖累公司业绩的最大因素。2024年年报显示,大庸古城营业收入仅414.24万元,同比减少20.47%,净亏损则高达5.96亿元,甚至超过了上市公司整体亏损额。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大庸古城的影响,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尚能实现微弱盈利。
大庸古城长期资产减值在年报中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公司披露,大庸古城主要资产于2021年6月转固并投入运营,因近年受人口流动受限等因素影响,大庸古城项目经营情况远低于预期,持续大额亏损,目前已进入重整阶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庸古城无形资产账面净值4.77亿元、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净值6.83亿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7.46亿元,考虑到大庸古城未来的经营收益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故大庸古城项目资产存在较大的减值风险。
该项目最初规划投资18.83亿元,后经调整增至22.1亿元,实际总投资超25亿元。按照原定计划,该项目将被打造为张家界中心城区的城市文化休闲新地标,本应实现年营收4.85亿元、净利润1.85亿元。然而现实情况是——2024年上半年,大庸古城购票人数仅2300人,日均不足20人,同比降幅高达81.89%。
2024年,ST张家界半年报披露这一数据后,#大庸古城耗资22亿日均卖票不足20张#等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然而,记者翻阅ST张家界2024年年报发现,其中并未提到大庸古城全年购票人数,仅模糊表述“资产减值导致亏损扩大”。而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和十里画廊观光电车等其他核心景区业务,均披露了全年购票人数。其中,除了杨家界索道购票人数增长38.48%外,环保客运、宝峰湖、十里画廊观光电车等其他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杨怀玉认为,公司不披露大庸古城具体游客数量可能出于多种原因,比如数据敏感性、信息保护或是为了减少负面舆论影响等。
据悉,杨家界索道全年购票人数123.19万人,同比增长38.48%;营业收入7759.17万元,同比增长38.58%;净利润1739.50万元,同比上升64.16%。据悉,该业务能取得这样的经营业绩,主要在于公司通过创新打造写生团队、越南团队以及红色教育培训等特色产品,争取“一票制”联合经营有利政策支持。
2025年目标营收增长18%
2024年,ST张家界收入结构出现显著变化。具体来看,旅游服务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9.25%,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8.82%,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旅游客运业务收入1.64亿元,同比下降5.75%,占比降至37.89%;旅行社服务业收入8876万元,同比下降3.65%,占比降至20.57%。
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成本攀升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的挑战,公司在年报中坦承经营压力。
展望2025 年,公司表示,将聚焦“重整破局、创新拓路”,围绕“两增一减”经营目标,持续开展“515”行动。计划全力冲刺实现营业收入 5.10亿元,较上年同期完成营业收入增收18.09%。
除了增收,减亏也是关键问题。当前,如何处置大庸古城这一重大亏损源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记者致函、致电公司董事会办公室。截至发稿,ST张家界方面未就经营业绩具体情况回应记者问询。
“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且重整计划顺利实施,公司将从多维度实现蜕变。引入产业投资人,多维度整合资源,创新盘活大庸古城文旅资产,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同时,借助投资人的资金与运营能力,赋能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助力业务提质升级,提升整体营运能力。此外,利用产业投资人优势,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整合营销资源,推动企业回归良性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公司在年报中表示。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898.93万元,同比增长0.64%;归母净亏损3124.75万元,同比减亏32.77%。
在连续五年亏损、被实施ST警示的困境之下,2025年将成为这家老牌旅游企业的关键之年。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ST张家界和大庸古城的预重整及重整进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