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用户逃单,代驾司机只能自认倒霉?
专家建议,平台可以采用预付费用或信用担保的方式完善支付机制
阅读提示
“少则三四十元,多则三四百元,有的得过了一两周才支付,有的拖到最后不了了之。”4月8日,被问及是否遇到过用户逃单时,在北京做全职代驾司机的晓昕(化名)无奈地点点头。等待接单期间,他常和其他代驾司机聊天,不少同行也表示有过类似遭遇。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包括代驾司机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迅速增长。代驾司机一般在代驾平台注册,进而成为该平台“专属司机”,通过平台发布的客源信息提供服务。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代驾司机遭遇不同程度的逃单,难以顺利完结的“未支付订单”,成为他们的跑单“心事”。
顾客迟迟不付款令司机闹心
4月5日晚间,沿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向北行,几家餐馆的露天就餐区坐满了消费者。这些餐馆门口的,几位穿着反光马甲的代驾司机一手扶着可折叠电动自行车,一手不停地刷新手机页面等待接单,今年39岁的晓昕便是其中一位。
“我通常中午12时左右出门接单,跑单到次日凌晨两三点。直接在餐馆附近等能更快接到系统派单,也能自己当面和顾客约单。”晓昕来自河北,已在北京做代驾司机3年。熟悉业务后,他平均每天能接4单至6单,每单费用根据里程《捷报足球比分网即时比分》数变动,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
本想着晚上订单多,能尽量多跑几单,但偶尔也碰到顾客不能及时支付订单甚至逃单的情况,这让晓昕着实有些闹心。他说:“分几种类型,有时是顾客忘记了线上支付,有时是顾客喝醉酒后耽误了付款,还有个别算得上是‘恶意逃单’。”
在深圳代驾司机李友的订单页面,记者看到,有一笔来自今年3月的未支付订单,订单价格为144.13元。页面详情显示,该单里程为54.86公里、用时1小时9分钟。李友表示,这笔订单的顾客在半个月后才主动支付了费用。
晓昕还向记者表示,他认识的一位代驾司机还曾遭遇疑似“恶意逃单”。由于司机在订单页面看不到顾客的联系方式,通常会让平台客服联系顾客付费,“但有的电话打过去是空号,或者显示号码已停机、已注销,最后不了了之”。
记者采访了来自北京、深圳、安徽、河南、福建等地的20余位代驾司机,多数表示最终要回了未被及时支付的费用,但也有几位受访者表示有的“未支付订单”至今仍未清账。
被拖欠的费用难以被要回
为何代驾司机难以要回被拖欠的“未支付订单”费用?顾客和平台,均是代驾费用能否顺利到账的关键。
来自安徽合肥的刘磊,从事代驾司机工作已有两年。刚入行时,他注册成为一家小型代驾平台的代驾司机,该平台要求司机跑单时“人离账清”,“就是让顾客在下车前直接扫码付钱,这样当场就能结算费用,但也会碰到特殊情况。”
刘磊告诉记者,有次在到达顾客目的地后,醉酒的顾客在车上睡着了,被叫醒后没付钱直接走了。“客人喝得太多,很难沟通。加上订单高峰期本来就那么点时间,再追过去要钱不划算。”匆忙跑单期间,刘磊只能放任未支付订单就此搁置。
“有时走的是线上支付,可能拿上手机下车就忘记付费了。”在餐馆用餐的北京市民沈军向记者坦言,自己在接到平台提醒短信或电话后也会感觉很抱歉,随后会尽快找到订单付费。
此外,多位代驾司机认为,平台是否及时有效提醒顾客支付、平台是否垫付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一环。
来自福建泉州的代驾司机王师傅表示,他所在的平台会在订单结束后的15日,针对未支付的代驾订单进行垫付。“我们只管服务好车主,剩下的有平台兜底。”记者联系了该代驾平台的工作人员,对方确认了该垫付机制,表示在处理“未支付订单”过程中,“由平台进行催付,开通垫付的区域会进行垫付”。
在晓昕的经验中,有的平台只对系统派单垫付费用,对于司机个人的线下“报单”,即代驾司机主动找用户接单然后向平台报送的订单,多数平台不予垫付,造成了诸多不便。对此,换过多个代驾平台的刘磊表示,平台拒绝垫付“报单”的机制也有相应的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个别代驾司机刷单套现的行为”。
“如果顾客不支付、平台也不垫付,司机有时会自己找平台客服要来顾客电话,催要费用。”李友提到,也有部分代驾司机通过向警方或司法机关寻求帮助,顺利要回欠款。
期待完善信用支付机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建峰在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表示:“代驾平台最重要的义务是组织运营过程,把代驾司机和消费者连接起来,应在向消费者保障承运安全的同时,向劳动者保障订单费用的正常支付。”
“平台是组织生产的中间方。”沈建峰认为,如果出现消费者未及时足额支付订单运费的情况,平台应当承担补偿义务,“一方面应及时向代驾司机垫付费用,另一方面应尽到对消费者的督促和监督义务,垫付后向消费者追偿。”
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披露的一起涉代驾的案件中,针对乘客未支付的3笔订单费用405.5元,法院认为平台作为代驾服务费的唯一转付渠道,若将逃单风险转嫁司机,将导致权利义务失衡。最终,法院判决平台作为委托人应支付代驾服务报酬、需支付代驾司机扣除佣金后的3笔未支付订单费用。
对此,广东耀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爱东指出,如果平台不予补足订单费用,相当于把经营风险转嫁给了代驾司机,此举违反公平原则。
“平台掌握消费者使用平台的可能性,并且掌握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应当建立对有不良消费行为的消费者的处理机制和黑名单机制。”沈建峰说。
张爱东也认为,平台机制的设计核心建议采用预付费用或信用担保的方式。因此,可以绑定消费者的关联账号,代驾平台提前预估费用后,再由消费者提前支付。
记者通过受访的多位代驾司机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代驾平台实行了订单费用垫付机制,同时设置黑名单,对存在不良消费行为的消费者采取代驾平台所在品牌全类别服务禁用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