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10日电(记者 陈天浩 冯爽)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政策正式落地生效。但不久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已批准对部分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暂停措施,在此期间大幅降低对等关税至10%,暂停措施立即生效。如此频繁摇摆的政策让人不免对所谓“对等关税”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中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就认为,美国近期的关税措施不仅延续了之前缺乏经济合理性的做法,更借所谓对等关税对其他经济体施压,其本质更像是一种“经济勒索而非谈判筹码”。
动机不纯,“对等关税”缺乏依据
在斯坦伯克看来,美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不仅缺乏经济依据,还会加速全球化的瓦解,给全球市场和各国经济带来深远隐患。
斯坦伯克对中新网表示,美国政府此番对全球发起关税战充满了保护主义色彩,其背后隐藏着美国“单边主义”的地缘政治算盘。
首先,对所有进口商品实行10%的“基准关税”,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此外,斯坦伯克表示,根据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AIE)的计算模型,美国即便出于“平衡贸易”的目的而需要向其他经济体加征关税,其理论上的税率也远低于如今实际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税率。
例如,若要实现所谓“对等”,理论上应对越南加征12%关税,对中国和欧盟各加征10%关税,而目前对上述三个经济体实际加征的关税分别为46%,34%和20%。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的所谓“对等关税”,实际上并不“对等”,而是一种十分任性的单方面措施,既缺乏明确的经济逻辑,也并非基于平衡双边或多边贸易的实质考虑,而是在“敲诈和欺压,牺牲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
单边主义——全球化的解构剂
此外,斯坦博克还认为,美国政府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澳门新四不像》施,实则是借关税手段,削弱他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迫使国际市场重新洗牌,从而确保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他表示,美国政府试图将所谓“对等关税”这瓶“毒药”当“灵药”,用高关税逼迫各国向美国经济性妥协,未来必将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此举不仅将导致贸易总额急剧下滑,更加速了全球产业链解体和投资体系的崩塌。“过去几十年战后全球化的成功在于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价值链的分工,如今却因为单边主义政策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警告称,若任由这种滥税政策蔓延,全球经济一体化将面临不可逆转的解体。
更为讽刺的是,美国试图迫使众多跨国企业将生产线从东亚转移到美国本土,以此规避未来潜在的非关税壁垒。然而这种“美国本土化”策略,实际上会削弱这些跨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长远来看既无助于美国产业升级,也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