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吴斌
编 辑丨李莹亮,洪晓文,江佩佩
4月10日,美国股债汇三杀,纳指跌超4%,标普500指数跌超3%;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四连升;美元指数连续第三天下跌,触及半年来最低水平。
国际金价涨3%再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突破3175美元,涨幅达3%。国际油价重回跌势,美油、布油期货结算价收跌超3%。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美国通胀超预期降温,3月CPI环比下降0.1%,创近五年新低,核心CPI同比增2.8%创四年最低增速。
道指重挫1000点!
多个热门板块全线走低
当地时间4月10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大跌,标普500指数收跌3.5%,盘中一度下跌6.3%,为2020年3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纳指跌4.31%;道指下跌1014.79点,跌幅2.5%。
大型科技股集体下挫,英伟达市值蒸发超1万亿元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4.67%。个股方面,特斯拉跌逾7%,脸书跌逾6%,英伟达跌逾5%市值蒸发超1万亿元,亚马逊跌逾5%,苹果跌逾4%,谷歌跌逾3%,微软跌逾2%。
银行股全线走低
摩根大通跌超3%,高盛跌逾5%,花旗跌超4%,摩根士丹利跌逾4%,美国银行跌超3%,富国银行跌逾4%。
能源股大幅下挫
埃克森美孚跌超5%,雪佛龙跌逾7%,康菲石油跌近9%,斯伦贝谢跌超9%,西方石油跌逾9%。
抗疫概念股集体下跌
Moderna跌超8%,吉利德科学跌逾3%,诺瓦瓦克斯医药跌超19%,BioNTech跌逾1%,阿斯利康跌超2%。
航空股表现疲软
波音跌超3%,美国航空跌逾14%,达美航空跌超11%,西南航空跌近10%,美联航跌超11%。
芯片股全线大跌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7.97%,微芯科技跌逾13%,迈威尔科技跌逾13%,安森美半导体跌逾11%,恩智浦半导体跌逾10%,英特尔跌逾7%,博通跌近7%,高通跌逾6%。
热门中概股多数走低
原油大跌,黄金创历史新高
国际金价大涨,黄金现货创历史新高,黄金期货距历史新高也仅一步之遥。截至收盘,COMEX黄金期货结算价上涨98.1美元,涨幅3.19%,报3177.5美元/盎司;黄金现货结算价上涨93.31美元,涨幅3.03%,报3175.89美元/盎司。
国际油价10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28美元,收于每桶60.07美元,跌幅为3.66%;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15美元,收于每桶63.33美元,跌幅为3.28%。
美股“衰退交易”阴霾笼罩
对于美股而言,未来的衰退风险不可忽视。
上周摩根大通已大幅下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将萎缩0.3%,低于早先预测的增长1.3%。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Bruce Kasman还警告称,今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已由原先的40%上升至60%。
4月7日,美国资管巨头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表示,许多商界领袖认为,美国经济可能已经陷入严重衰退之中。“与我交谈过的大多数首席执行官都在说,我们现在可能处于衰退之中。”
在滞胀阴霾冲击下,华尔街对美股的悲观声音不绝于耳,机构纷纷下调标普500指数目标价。资产管理公司MillerTabak首席市场策略师Matthew Maley表示,未来几个月标普500指数“极有可能”跌至4300点,跌至4000点或更低也并非不可能。
也有人持相对乐观的看法。摩根大通全球市场策略师Jack Manley表示,当出现严重抛售时,通常会出现强劲反弹。鉴于这次抛售的《http.hga035.com》性质,反弹的可能性要高得多,无论反弹何时出现,都相当集中且相当强劲。市场最好的日子往往紧跟着最差的日子而来。
美债“避险属性”为何失灵?
4月10日,受美国暂缓关税消息影响,大跌几日的美债市场迎来回调。而就在此前几天,美债市场接连跳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三个交易日里最多累计上行了超过6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复盘这一轮美债暴跌,可以发现其是在美股下跌、美元走弱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明显违背了三者的历史相关性规律。
以往市场抛售美债大多是基于美国经济基本面预期好转,抬升了美联储政策利率预期。但近期在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截至4.9,期货市场已经定价今年有37%的概率美联储将降息四次),美债反而面临抛售,这不免让市场开始担忧流动性枯竭的风险。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冲基金正在“去杠杆”。自2022年美联储缩表以来,美国对冲基金(尤其是多策略平台基金)成为美债最大的边际买家之一。
对冲基金持续大规模购买美债,并非真的看多美债,而是在做美债的“基差套利交易”:左手做多美债现券,同时右手做空美债期货。而且,对冲基金往往仅有少量自有资本,主要依靠在回购市场上滚续高杠杆买入美债现券维持着交易。
该交易本质上是在做空波动率。当市场波动不大时,期货持有到期可以较低风险地赚取套利收益。但一旦波动率大幅上升,基差交易被迫平仓,就会形成“抛售一切换取现金”的恶性循环,这时高流动性的美债、美元、黄金都会面临抛售。
当下就正值美债波动率上升的背景。衡量美债隐含波动率情况的美银MOVE指数本周一已飙升至125.7上方,创下年内新高。
另一方面,前几日在股市下跌背景下,投资者也存在优先抛售高流动性资产以填补杠杆仓位保证金缺口的动机。正是这种“现金为王”的避险逻辑,在两个市场上同时加速了当下美债市场的流动性挤兑。
而引发对冲基金抛售美债的另一个重要诱因,是惨淡的580亿美元三年期美债拍卖:一方面,本次拍卖的“尾部利差”(得标利率-预发行利率,越高说明需求越不足)高达2.4个基点,此前只有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暴发时期及2023年硅谷银行破产时期出现过更大的尾部利差;另一方面,对冲基金、养老金、共同基金等直接竞标者(Direct Bidders)获配比例仅为6.2%,较上个月的26%大幅下跌。
美债拍卖体现的弱势需求,进一步引发市场信心崩塌,加剧抛售演绎。
除了上述流动性枯竭和仓位变动的影响外,市场对美债更深层次的担忧是美国政府向全球发动“贸易战”是否会进一步冲击到美债的传统避险属性。
今年年初以来,美股科技股近两年的“一枝独秀”地位也遭到了质疑,一些国际资本正快速出逃美国,导致美元与美股齐跌。同为美元信用的附属品,美债似乎也难以摆脱需求下降的命运。
如果美国政府以关税为“谈判工具”的策略并未取得其原本想要的结果,那么关税带来的进口商品涨价恶果必然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加剧美国经济衰退的前景。
经济衰退压力下,美国重启财政扩张的必要性也相应上升。而在现有的高基数上,新一轮“大财政”意味着将驱使赤字率迈向10%的历史高点。届时,美债买家的要求回报或将更高,罢买的风险也更大。
无论如何,当一项资产被美国用作政治手段时,它就不可能再是“无风险”资产。下一步,市场的关注点将移向那些美债的海外大型持有者,他们任何减持美债的迹象,都可能进一步点燃脆弱的市场。
责任编辑:凌辰
业绩规模:销售额同比下降 央国企份额逆 ♍势提升http.hga035.com
1月19日 ♋,山西汾酒公告称,预计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0亿元 ⛔左右,同比增加30%左右;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9亿 ❥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6亿元左右,同比增加49%左 ⏱右。
本报记者 吴兑 【编辑:秦孝文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