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冲击仍在持续。第一财经了解到,近期不少对冲基金爆仓,这也导致股票、黄金齐跌的反常情景,即机构可能需要通过卖出超涨的黄金来换取流动性,填补股票仓位的追加保证金需求。与此同时,尽管美元在跌,亚洲货币亦难独善其身,离岸人民币对美元隔夜一度突破7.4关口。
在当前关键节点,“关税熊市”会如何演绎?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股市短期难言触底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祭出“基准税率10%+更高的对等关税税率”的组合,于9日生效,目前并没有取消或全面延期的迹象。8日,美国又宣布在“对等关税”生效时将对中国额外征收50%的关税,并在美东时间9日0时01分(北京时间12时01分)正式生效,导致美国对中国的整体关税税率达到104%。
9日,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方将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最新加征关税措施。当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衰退预期不断攀升,并导致全球股市在经历大幅抛售后,进入了“暴涨暴跌”的宽幅震荡模式。
PIMCO(品浩)董事总经理兼美国公共政策主管坎特利尔(Libby Cantrill)对记者称,预计更高关税短期内可能不会减免。
美国关税政策正面临国会压力。“我们观察到,一些共和党议员开始公开反对关税,特别是在参议院就限制对加拿大的关税进行投票时,四名共和党人支持该提案。得克萨斯州参议员克鲁兹警告称,如果特朗普坚持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中期选举中的‘血腥屠杀’。”坎特利尔称。
受此影响,即便美股已经回调近20%,华尔街对美股短期看法仍中性偏悲观。
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彼得·奥本海姆(Peter Oppenheimer)最新发布的题为“震荡加剧,投资者如何应对‘关税熊市’”的研究认为,目前为“事件驱动型”熊市,但有演变成“周期性”熊市的风险。两者平均跌幅都接近30%,但周期性熊市持续时间为事件型熊市的两倍。
尽管美股整体估值已跌至近19倍,但这并不意味着底部已至。“复苏所需的条件尽管多种多样,但在股市实现持续反弹之前,我们通常会看到以下几个条件:估值具有吸引力,极端的市场仓位,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放缓《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入口》的速度正在减缓。”
目前标普500指数的前瞻市盈率为19.4倍,仍处于过去25年的第80个百分位以上,仍有下行空间。标普500在过往几轮调整中曾分别见底于14倍(2018年)、13倍(2020年)和15倍(2022年)。高盛认为,估值仍需进一步调整,市场才有望进入“希望”阶段,也就是新一轮牛市开启的关键转折点。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美国公募基金投资经理也提及,近期市场暴涨暴跌模式可能会持续,机构仍处于逢高减持、筹集现金、等待后续低位买入的模式。此外,在美股压力仍存的背景下,亚太股市也很难独善其身,短期内日本、韩国股市的宽幅波动模式也料将持续。
对冲基金爆仓拖累黄金
过去一周以来,在全球股市暴跌之际,黄金的涨势也戛然而止,并出现大幅回调。
有外资行交易员对记者表示,每一轮重大的股市恐慌抛售之后,往往会伴随着黄金等看似是安全资产的抛售。截至4月8日,黄金连续三天下跌失守3000美元/盎司,累计跌幅超过5%。此前,黄金一度最高触及3200美元,当时其被用来作为对冲关税威胁的安全资产。
资深全球宏观交易员、上海量客投资总监袁玉玮对记者称,近期可能有对冲基金爆仓,导致连环平仓,一般流动性最好、获利最多的资产会被抛售,并换取流动性、追加保证金。2020年年初,黄金也曾因此遭到抛售。
截至北京时间9日18:50,国际黄金现货价格报3062美元/盎司,有所反弹。交易员表示,当日买盘重新出现,金价在过去数小时内上涨超过1%。此次反弹主要因最新动态显示贸易摩擦并未结束。受此影响,黄金因其“避险资产”的地位再受青睐。
“黄金本周一在通道下轨2970美元附近获得支撑,这也是长期均线所在的位置。而随着亚太股市周二早盘普遍回升,投资者对黄金的恐慌性抛售或许也会告一段落。”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 对记者称。
中长期而言,黄金的表现仍被看好。瑞银方面最新表示,预测金价有望达到3200美元。如果关税相关风险或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金价可能会达到3500美元。黄金ETF的全球流入量达到历年来一季度的高位,全球主要地区持仓量均有较大增长。此外,在过去三年中,各国央行正以创纪录的速度每年购买超过1000吨黄金,加之美元或面临贬值风险,私人投资者似乎也纷纷效仿央行,增加黄金敞口。
瑞银认为,长期来看,从多元化的角度而言,在美元平衡投资组合中保持大约5%的黄金配置为最佳选择。
亚洲货币承压、人民币有序走贬
受到关税扰动,外汇市场近期也动荡不安,除了欧元、日元,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走贬。
隔夜,美元指数继续在103下方徘徊,欧元/美元重回1.1上方,美元/日元结束连续两天的反弹,收于146.27。9日早间,美元/离岸人民币则一度突破7.4关口创下新高。截至当日19:2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3878。
巴克莱宏观、外汇策略师张蒙对记者称,对人民币高敏感性且对美国产品依赖度较高的货币具有较大脆弱性,包括韩元、新台币、泰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
例如,巴克莱此前就预期第二季度美元对韩元将升至1500,尤其考虑到4月韩元季节性表现不佳。随着美国对韩国征收25%的“对等关税”,韩国的贸易顺差可能缩小,再加上资本持续外流,韩元的前景显得更加疲弱。
此外,巴克莱认为,随着美国加征关税,美元对卢比有可能持续大幅上行。现在实际有效汇率已回调,但印度央行不太愿看到卢比再次升值。近期,印度央行已经降息缓冲关税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4月8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自2023年以来首次突破7.2关口报7.2038,较前一交易日上调58点。
各大机构普遍预计,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约9%,则能抵消新关税对出口的影响。今年一篮子货币指数CFETS指数将跌至90~91区间。但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仍将受到管理,中间价以及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每日2%的交易区间,将成为中国央行调控贬值速度的有效工具。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