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六里投资报
4月8日,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在领英最新发布长文,题为《切勿误判,当前局势远不止关税这么简单》。
就当前而言,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周期的转折点上——全球货币体系、政治格局与地缘秩序的三重崩塌正在同步上演;
这不仅是贸易争端的表象,更是深藏于全球经济肌理的结构性失衡的爆发;过去的货币秩序、经济秩序必然终结。
曾经,美国依靠不断增发债务维持超额消费,而中国经济则患有“出口依赖”;
当下,这种“债务国vs.债权国”的畸形共生已触及临界点,这种模式必将改变。
显然,货币秩序必将通过颠覆性的变革,来消解这些失衡与过剩的矛盾;
而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变革进程的早期阶段。
达里奥在这篇长文中警示称,仅仅聚焦关税无异于管窥蠡测,我们必须理解旧秩序崩坏、新秩序重构的机制与规律。
投资报(liulishidian)精译提炼了达里奥的精彩内容:
我们正在目睹
一场三重秩序的崩坏
当前,人们理所当然地将大量注意力集中在已宣布的关税政策,及其对市场和经济的巨大影响上。
但同时,人们对于导致这些关税的深层原因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规模的冲击却鲜有关注。
请不要误解——尽管这些关税政策很重要,
众所周知,由特朗普推动——
但大多数人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究竟是什么令他当选总统并进一步催生了这些关税。
人们同样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驱动这一切(包括关税)背后更为关键的力量。
需谨记的重要且关键的事实是,我们正在目睹一场主要货币秩序、政治秩序和地缘政治秩序的经典崩坏。
这类崩坏或许在人的一生中只会经历一次,
但在历史上,当类似的不可持续的条件形成时,它们已多次重演。
具体而言:
货币秩序、经济秩序的崩坏源于现有债务规模过于庞大、债务增速过快,
并且,资本市场与经济体都依赖于这种不可持续的巨额债务维持运转。
债务的不可持续性源自于两大失衡:
a) 债务国——借款方(比如美国)负债过高,且沉迷举债以维持超额消费;
b) 债权国——贷款方(比如中国)已经持有过多债务,深陷向债务国(如美国)出口商品以维系经济的循环。
这些失衡正承受着巨大的修正压力,其调整必将改变货币秩序。
例如,在去全球化的世界中,主要参与者们无法信任对方,
一方怀疑对方是否会持续供应必需品(美国的担忧),
而另一方则怀疑对方是否会偿还债务(中国的担忧)。
此时同时存在着巨额贸易逆差与资本逆差,显然极不协调。
这是双方陷入某种意义上的“冲突状态”的必然结果。
在这种状态下,自给自足已成为战略核心。
过去的货币秩序
经济秩序必然终结
任何研究历史的人都知晓,在类似的情境下,这一类风险反复出现,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诸多问题。
所以,过去的货币秩序、经济秩序必然终结——
中国等国家以低廉成本制造商品、向美国出口,并据此获取美元债务资产;
而美国向中国等国家举债消费,并因此而积累了巨额债务——
这种模式必将改变。
更严峻的是,这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这既不利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就业,又迫使美国必须依赖于向其视作敌手的国家进口必需品。
在去全球化时代,这种贸易与资本互相依存的巨额失衡,必将以某种方式收缩。
此外,美国政府债务水平及增速显然不可持续(详见我的新书《国家如何破产》)。
显然,货币秩序必将通过颠覆性的变革,来消解这些失衡与过剩的矛盾;
而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变革进程的早期阶段。
这一过程中,资本市场将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继而深刻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国内的政治秩序正在瓦解,
起因在于,人们在教《全民彩票购彩大厅》育、机会、生产力水平、收入与财富水平以及价值观方面存在巨大鸿沟;
而现有的政治秩序,根本无力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矛盾表现为右翼民粹主义者与左翼民粹主义者之间,为争权夺利而进行的各种“不惜一切代价”的斗争。
而这将导致民主制度崩溃。
因为民主需要妥协和法治,而历史表明,在类似现在这种情况下,两者均会失效。
历史还显示,强势而专制的领导人,往往崛起于威权统治的障碍——民主与法治被消除后。
显然,当前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会受到其他四种力量(如股市与经济问题)的影响,进而引发政治与地缘政治危机。
多边合作秩序
正走向强权即公理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同样正在崩溃。
因为曾经由美国所领导的多边合作秩序正被单边、强权即公理的方式所取代。
在这一新秩序中,美国仍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但美国已转向“美国优先”的单边策略。
当前,这种转变主要体现为美国主导的贸易战、地缘政治博弈、技术封锁,甚至局部军事冲突中。
另外,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和流行病)的破坏性也在日益加剧。
而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将深刻影响货币秩序、债务秩序、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国际秩序(通过改变国家间的经济和军事互动),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成本。
我们应该聚焦于这些力量的演变,以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
因此,我敦促诸位,切勿被关税这些吸睛的事情转移视线,
不要忘记真正需要关注的仍是五大力量——它们才是驱动“总周期”(Overall Big Cycle)变化的真正动因。
如果被这些事件分散注意力,你将:
a) 忽视这些根本性的力量,究竟如何催生变化;
b) 无法思考这些变化将如何反作用于根本性的力量;
c) 失去对“总周期”演进规律的把握——这种把握或许能告诉你未来如何演绎。
旧秩序在瓦解
新秩序在建立过程中
此外,请大家不要忘记思考关联性,这同样至关重要。例如:
1) 货币、市场与经济秩序:关税将对此产生冲击;
2) 国内政治秩序:可能削弱特朗普的支持基础;
3)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通过金融、经济、政治与军事等多重途径制造动荡;
4) 气候变化的应对:不利于全球就气候变化一事的合作;
5) 技术发展:对美国既有积极影响(如高端制造业回流),也有消极后果(如风险资本因市场不确定性撤出等)。
思考时务必谨记,现在的事件曾在历史上无数次重演。
我建议,应该对历史上相似的情景进行研究,通过过去政策制定者们的行动,来预测未来可能的走势;
比如可能出现暂停向“敌国”偿付债务、实施资本管制防止资本外流、征收特别税等等。
这些政策,比如债务违约、资本管制和特别税,
在不久前的世界尚且无法想象,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理解其机制。
以经济萧条、内战或世界大战为表现形式的货币秩序、国内政治秩序、地缘政治秩序的系统性崩解,
将催生解决国内与国际问题的新政治秩序和新地缘政治秩序——
这种旧秩序瓦解、新秩序建立然后再次崩解的循环反复不断地发生,是我们必须要去理解的规律。
责任编辑:何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