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妍
随着ETF基金规模一举突破4万亿元大关,纯指数赛道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兼具被动与主动特征的指增基金,能否成为指数投资领域的新增长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指增基金新发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势头,为去年同期的近七倍。然而,指增基金规模增长近期陷入停滞的困境。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认知门槛较高以及产品超额收益稳定性欠佳,是制约指增基金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为了突破增长瓶颈,基金公司与代销机构以稳为主,从优化策略、升级风控、创新服务等多个维度发力,开拓指数投资新蓝海。
锚定指数投资时代新增长点
近些年,指数基金迎来大发展,以ETF为代表的纯指数基金成为这轮规模增长的主力军,最新规模突破4万亿元。
“从2022年开始,随着指数化投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重视开拓指数基金。我们量化团队接待了好几批同业调研,明显感受到同业越来越重视和认可指数化投资。”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杨梦说。
伴随指数基金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在ETF这类“爆品”之外,众多公募机构开始寻觅指数赛道新的增长点。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指数增强基金已达40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是去年同期的近七倍。同时,目前有10只以上指增基金正在发售或即将发行,更多聚焦核心指数的指增基金也在排队上报。
国金基金量化团队人士认为,指增基金能满足投资者被动投资与获取超额收益的双重需求。不断丰富的指数类型,也为指增产品提供了更多选择,未来指增基金发展空间广阔。
“布局ETF赛道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实力,大平台在这方面更具优势,且这种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但指增产品规模的增长并非单纯依赖营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专业能力。只有做出良好业绩,产品才能逐渐获得投资者的认知与认可,进而实现规模增长。”杨梦说。
指增基金发展面临规模瓶颈
尽管基金公司频频发力,但指增基金规模增长面临瓶颈。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为2138亿元,占权益类基金(不含QDII基金)的比重仅为2.87%,超过四成的指增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
杨梦告诉记者,普通投资者对指增产品背后的多因子模型、量化选股的方法论接受程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产品的超额收益波动性不可控,想要让客户理解该基金品类的配置价值就难上加难。
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每季度指增基金的平均超额收益有正有负,比如去年三季度指增基金的平均净值涨幅低于业绩比较基准1.4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在多只绩优指增基金超额收益超5%的情况下,也有两成指增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业绩最差的产品净值涨幅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近8个百分点。
指增基金能否获取超额收益,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上述国金基金人士认为,近些年指增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有所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量化投资已呈现拥挤态势,此前指增产品可依靠打新获取的超额收益也变少。此外,近些年市场的贝塔相对较弱,而指增基金对基准指数的贝塔依赖性较强,即便自身超额收益良好,有时也难以弥补贝塔部分的损失。
沪上某公募指数业务负责人补充道,指增基金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采用相对排名考核的基金经理压力倍增,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产品获取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过大的压力可能促使基金经理作出超越自身决策能力的选择,如过于偏离基准或采用不熟悉的策略等,从而加剧净值波动。
携手探索破局之策
公募行业并未因为眼前的困境而却步,而是积极探索,寻求破局之策。《mwin007》
杨梦表示,今年博道基金在风控体系和组合端进行了较大的升级换代,自研组合优化系统和风控模型,利用AI模型重构风险因子体系,进行降维和提纯,再进行更精细的风险暴露控制,从而提高组合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让指增基金做到在提高超额收益“胜率”的同时,不降“赔率”。
“指数增强紧跟基准的投资,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若控制太严,就会限制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若风控太松,超额收益的波动又会太大。因此,我们将指增基金的跟踪程度定位为‘中间型’,即在适度偏离的情况下,最大化地追求超额收益。”杨梦说。
上述国金基金人士也表示,量化投资团队一直在迭代、优化超额模型和风险模型。目前,公司已进一步区分指增产品和主动量化产品,严格限制指增产品的风格及行业、个股偏离,以降低跟踪误差,追求相对持续的超额收益。
责任编辑:郝欣煜
机场高速、建外大街、东三环、前三门大街、复兴路、西直门 ❥北大街;西二环交通管理措施结束 ⚽。mwin007
第90分钟,弗拉霍维奇头球攻门被门将扑了一下后击中门框 ❤弹出,苏莱补射破门打入个人意甲处子球,尤文4-2。
本报记者 长宗我部元亲 【编辑:孔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