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陈静 陈霞琼 肖鑫)疼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恐于面对、却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让“舒适化”医疗理念惠及相关特殊群体,是肾脏病医生思考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
记者18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了解到,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微创介入治疗越来越受到透析患者的青睐。该院肾内科和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携手,探索为一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舒适化”治疗。患者全程无任何痛感。经过治疗,患者终于可以接受常规的血透治疗。
该院肾内科主任陈舜杰当日对记者介绍,血液透析是目前透析患者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是具备透析通路,称之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据了解,长期血液透析通路主要包括自体《一肖一码中持》动静脉内瘘,半永久透析导管以及人造血管等。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具有便于护理,使用自体血管无异物植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建立成本较低等优点,已成为临床首选的血液透析通路。
陈舜杰直言,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并不是“一劳永逸”,需要定期维护。由于反复血管穿刺、不恰当的内瘘护理、反复低血压以及血栓形成等因素,可导致内瘘血管狭窄闭塞、瘤样扩张以及内瘘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进而影响透析治疗效果。
陈舜杰仔细评估刘女士的病情,刘阿姨血管病变较为复杂,可将手术治疗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创面较大。据了解,外院多次手术的痛苦经历,让刘女士对疼痛十分敏感和恐惧。如何减轻刘阿姨手术痛苦,提高其配合程度?经过多种手术方案的推演,在上海四院院长熊利泽教授带领的麻醉团队全力配合下,肾内科杨明博士在“喉罩全麻+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给患者开展手术。刘女士告诉记者,两个小时的手术中,自己无任何疼痛及不适。术后第二天,刘阿姨接受行常规血液透析,下机后只需常规压迫止血,且穿刺疼痛感显著改善。二期手术后,刘阿姨回归“正常”的透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