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实习生 吕广龙 北京报道
随着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年度报告悉数披露,各家险企分红方案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907.89亿元分红总额的背后是7969.2亿元的总投资收益与347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但在新会计准则下,更多股票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导致总投资收益、净利润与资本市场行情高度绑定。因此,报表净利润已不再是分红决策的“真金白银”。
分红总额突破900亿元
分红状况与业绩表现挂钩,收益的增加意味着分红的“慷慨”。
2024年五大险企的总投资收益为7969.2亿元,同比增长113.91%;归母净利润共计实现3476亿元,同比涨幅高达77.72%。
与五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归母净利润一样保持增长的是分红总额。2024年五家上市险企合计分红907.89亿元,同比增长20.21%。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拟进行现金分红183.72亿元;中国平安实现总投资收益2064.25亿元,拟进行现金分红约461.74亿元;中国太保实现总投资收益1203.94亿元,拟进行现金分红103.9亿元;中国人保实现总投资收益821.63亿元,拟进行现金分红79.60亿元;新华保险实现总投资收益793.87亿元,拟进行现金分红78.93亿元。
其中,中国平安以超460亿元的分红规模位居榜首,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达到37.9%,分红总额实现连续13年增长。
新华保险2024年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超30%,总额同比增加近200%。
相比于这两家,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则分别下调分红比例至23.1%、18.7%、17%,打破了不低于30%的分红惯例。
就接下来分红政策的走向,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分红金额的增长需要公司持续增加价值创造能力,这也是公司进行派息的基础,同时,公司还要努力把对外派息与公司的偿付能力、风控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持续努力地提升回报客户的水平。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拟任)付欣表示,未来中国平安分红的政策会保持稳定,与公司的盈利挂钩。
同样,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则表示,2025年公司将综合考虑利润实现情况、股东期待、资金状况,以及风控指标等因素,根据公司经营和业务发展需要制定具体的分红方案。
中期分红扩容
分红总额增长的同时,中期分红也迎来了扩容。除中国平安已在2023年开始中期分红外,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于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中国太保则尚未有相关消息。
根据中国平安年报披露,以实际参与分配的股份数181.08亿股为基数(已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本公司A股股份),向股东派发公司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0.93元(含税),共计人民币约168.4亿元(含税),中期分红率约为22.57%。同时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1.62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2.55元,同比增长近5%,年度现金分红总额461.74亿元。
新华保险拟在2024年中期分红每股0.54元基础上,再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1.99元(含税),全年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同比增长约200%。
中国人保已派发中期股息每10股0.63元,共计27.86亿元,分红率为12.28%,在中期分红基础上,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17元(含税),2024年度拟向股东共计派发现金股息每股0.18元,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79.6亿元。
中国人寿拟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压球软件》币0.45元(含税),连同公司已派发的2024年中期现金股利,2024年全年现金股利为每股人民币0.65元(含税),共计约人民币183.72亿元。
相比之下,中国平安在每股派息和中期分红率上仍独占鳌头。
中国人保总裁赵鹏表示,今年集团增加中期分红,主要综合考虑如下方面:一是贯彻落实新“国九条”要求,增强投资者对于公司改革发展的信心;二是为了进一步回馈投资者,提前与投资者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三是综合考虑监管要求、业务发展及新准则下的经营成果等因素确定了分红比例,计算中期分红金额。
同样,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为了进一步回馈投资者,中国人寿今年增加了中期分红。未来将延续长期以来遵循的基本规则,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公司全年的经营情况、股东回报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全年的分红水平。
上市险企集中开始中期分红或与近期监管一系列动作有关。
去年12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提出,进一步明确鼓励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鼓励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分红频次。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要求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虚胖”导致分红基础差异
尽管2024年险企在盈利和分红方面取得不错成绩,但依旧面临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不利于分红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前文所述,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均在不同程度上下调分红比例。
中国人保总裁赵鹏表示,在确定2024年分红政策时,人保需要考虑因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而导致分红基础的差异,并尽量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在旧会计准则下,人保集团2024年的分红比例在30%以上,人保财险的分红比例在40%以上,并且比例还有所提升。但在新准则下,上市保险机构的净利润波动加大,这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赵鹏进一步解释,主要原因在于,新准则下更多金融资产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这部分资产浮动盈亏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体现在当期利润表中,这些账面的浮动盈亏如果没有兑现,还会随着资本市场波动而波动,有时波动的幅度还比较大。
无独有偶,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派息时公司需要判断派息后偿付能力情况,尽量保持偿付能力在合理水平。同时会考虑寿险的长期性特征,对利润的波动性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派息水平做一定的平滑处理。
同时,受到长期低利率的影响,险企净投资收益率普遍下滑,并进一步传导至分红政策。险企需要在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帮助其平滑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面对外部环境压力,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表示,中国太保制定了自己的《市值管理办法》,并对自身分红情况进行了多轮回溯与研究,最终确立了面向未来的中长期分红政策:公司利润分配将综合考虑偿付能力、经营发展的长期投入、股东当期回报和财务灵活性等因素,现金分红金额的厘定主要参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兼顾考虑投资正向贡献的影响。
责任编辑:秦艺
一是质量,习酒视质量为生命,传承古法,坚持纯粮固态发酵 ♏,基酒生产能力和储存能力逐年提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 ♐书长马勇曾在座谈表示 ♒,近四十年来,习酒的生产技术、市场营销、 ⏪品牌文化、管理水平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得益于习酒自身的 ♌艰苦奋斗,以及对质量坚守的重视 ♏。压球软件
在配置上,中欧基金认为,中长期来看 ⛴,虽然未来的经济活力 ✋改善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但中国的内需已开始向有利的方向迈进 ⏩。经济企稳预期之下,周期行业的估值有望先于经济数据的改善提前 ⏬获得修复。建议关注其中受益政策预期的金融和地产链消费;投资端 ♎复工预期带动的建材和建筑行业以及可选消费相关医疗服务、白酒等 ➡。
本报记者 刘锡玲 【编辑:吴振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