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掀起“回购潮”。根据Wind数据,上周(4月6日至4月12日)共有134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达49.73亿元。而2024年同期有72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总金额仅为9.55亿元。上周实施回购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去年同期的1.86倍,回购总金额为去年同期的5.21倍。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回购行为,向投资者传递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维护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当前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加之专项再贷款等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多上市公司有望加入回购行列。”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手笔实施回购的公司以各行业龙头为主,展现出这些企业的敏锐度与决策力。龙头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它们的回购决策通常经过充分的评估。”
这些企业的回购,也是基于自身优异的业绩表现。紫金矿业4月12日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9.28亿元,同比增长5.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长62.39%,单季利润创新高;京沪高铁4月8日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到130亿元,同比增长8.26%至12.59%。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首期额度3000亿元。据初步测算,授信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
“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更多专项资金入场是大概率事件,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市场稳定需求与金融系统风险容忍度。在政策的支持下,有望形成‘回购—市场企稳—盈利改善’的正向循环。”田利辉表示,随着A股上市公司治理逐步向股东回报倾斜,在政策的引导支持下,叠加企业内生增长,有望推动市场向价值投资转型。但也需防范部分公司可能借回购炒作股价,或在财务压力下“跟风”回购,导致后续资金链承压,造成“为回购而回购”的短期行为。
(文章来源:证券日《澳门皇冠网站》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聚焦·回购增持 | 上周134家公司斥资49.73亿元实施回购为去年同期5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