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含有“关税附加费”的账单引发了美国网民的激烈讨论。
美国社交媒体论坛相关讨论页面
据发出截图的美国网民介绍,这张电子账单是一个美国母亲给孩子购买夏装留下的。账单显示,这些衣服打折后总价为411.71美元,其中包含了一笔44.09美元的费用,项目名称为“关税附加费”。
这位母亲查询发现,这笔费用是服装零售商根据产品各部分的生产地区,乘以美国政府对各国加征的关税税率计算出来的一笔费用,零售商将这些成本命名为“关税附加费”后转移给了美国消费者。
而据路透社、美国“石英”新闻网等媒体报道,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已经或者正准备采取相同的做法,将自己承受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受到上面这位美国女子的启发,许多美国网民自发掀起了一场“关税附加费大对账”,他们纷纷晒出自己购物账单里关税附加费的数字,许多人都抱怨这笔费用占总消费的比例实在太高了。
一名在购物平台有VIP权益的网民吐槽说,他这笔89.95美元的购物清单包含了6.12美元的关税附加费,这笔钱还不能享受平台的“先用后付”权益,导致他必须立刻支付,这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还有一些聪明的网友则分析起了大家晒出的账单,并借助关税附加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推算这些产品背后可能采用了哪些地区生产的零部件。
从计算结果和网友查到的信息看,“中国制造”对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实在太重要了。自从账单有了关税附加费这一项后,他们可以非常清晰、量化地看到自己为加征关税支付的“代价”到底有多高。
尽管支付关税附加费的过程并不愉快,但许多美国网民都对单列这项费用的账单表示欢迎。还有人建议关税附加费改名叫“美国加征的关税附加费”,让美国消费者看清楚这个成本到底是因为谁产生的。
往期回顾
星标关注环《创盈购彩平台》球网
国际资讯尽掌握
责任编辑:何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