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级免费无码,精品美国一级二级三级,国产AV片一区二区无毛,9999免费视频

给大家科普一下问彩大数据预测

发布时间:2025-04-11 20:22

  财联社4月11日讯 (记者 曹韵仪)近期,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以量大价低的方式转让不良资产。以南银法巴消金为例,短短三天内挂出两笔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且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从2306天缩短至5个月左右。

  市场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持牌消金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延续了2024年趋势。“一方面是监管部门近年来持续重视不良资产处置,另一方面也是机构立足贷后管理现状,期望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来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从处置价格来看,不良资产包1折以下定价已成常态,甚至有不良资产包低至0.1折。”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前期风控环节存在的隐患或于今年集中暴露;另一方面,这也是监管层面对风控优化要求的直接体现。

  不良资产”地板价”处理 低于1折也成常态

  近期,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以量大价低的方式转让不良资产。短短三天内,南银法巴消金挂出两笔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且逾期天数越来越短。

  4月10日,南银法巴消金挂出年内第三笔个人消费贷款批量转让项目公告。此次债权金额2.7亿元,其中本金2.51亿元,利息0.19亿元,债务人逾期账龄较短,加权平均逾期5个月左右。

  就在三天前,南银法巴消金挂出年内第2期不良资产,涉及17496笔资产,未偿本息金额为3.08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438天,起拍金额为1833万元。 而就在2月南银法巴消金已经挂牌转让不良贷款,涉及468252笔资产和126890户借款人,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2306天。

  4月9日,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披露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转让公告。公告显示,该笔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1.80亿元,涉及资产笔数2700笔,借款人户数2514户,加权平均逾期天数774.56天,单一借款人最高未偿本息余额46.73万元。

  根据五级分类及诉讼情况,上述不良贷款损失2290笔,可疑281笔,次级129笔。目前未诉2032笔,终本执行345笔,已判未执323笔。该笔不良资产包竞价起始价479.1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消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仍旧量大价低,且不断加速。截至4月11日,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联消费金融”)等机构推进了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工作。

  1月,捷信消金、中信消金、湖北消金也分别挂牌了不良资产包。其中,捷信消金和中信消金各自挂出两期不良资产包,两期合计未偿本息总额分别约为10.97亿元、1.01亿元。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持牌消金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延续了2024年趋势。“一方面是由于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强化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机构立足于贷后管理现状,期望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来及时化解潜在风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不良贷款转让能够助力机构减轻历史包袱,将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拓客、风控等业务上。”

  此外,从挂牌转让价格来看,已突破1折“地板价”。比如,厦门金美信消费不良资产包价格低至约0.26折,而这情况在今年不算少见。蚂蚁消金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为5.81亿元,公开竞价起始价为5020万元,约为0.86折;兴业消金2025年第一期1.02亿元的不良资产包,起拍价为457万元,约为0.4折。

  “与对公资产相比,消费金融行业的个贷业务通常没有抵押担保举措。从处置价格来看,不良资产包1折以下定价已《问彩大数据预测》经成为常态,甚至有不良资产包低至0.1折。机构敲定这类起始价时,考量的因素与贷款业务基本属性有所关联。例如,逾期时间越长,回收的可能性越低,故价格也会产生更大折扣;再如件均越大,同样也会影响到回款效果。”苏筱芮指出。

  利润降低、不良资产上升 消金公司集中出清包袱

  “消费金融公司加速不良资产出清,其主要原因在于出清不良资产提升资产质量,减少潜在损失和降低风险,更好地落实监管对不良资产的要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根据近期发布的年报,消费金融增长呈现两级分化。2024年末,哈银消金的资产总额以及贷款总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4.01%以及11.3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比增长13.46%。中邮消金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为75.41亿元,净利润为8.04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47%以及54.22%,实现了“双增长”。

  但另一方面,一些头部消费金融则显示疲态,且年报中隐藏的不良资产也不容忽视。比如,2024年全年,招联金融实现营业收入173.18亿元,同比下降11.65%;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下降16.22%。这是该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报告期内净利润遭遇断崖式下跌,分别达到79.25%与91.62%。

  有业内人士表示,两家消金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背后是随着2024年行业承压,规模增速下滑,收入增长没能有效覆盖坏账风险,就导致风险集中释放。

  2024年全年,中银消费金融挂牌转让的不良资产金额接近125亿元,为2023年的19倍,也是年内挂牌转让不良资产最多的消金公司;同年,兴业消费金融累计挂牌转让的不良贷款超过22亿元。

  今年2月7日,兴业消金上架了两期个贷不良资产,未偿本息总额分别为1.02亿元和1.05亿元,逾期天数约为420天。

  “一方面,前期风控环节存在的隐患于今年集中暴露;另一方面,这也是监管层面对风控优化要求的直接体现。在宏观环境承压的背景下,消费金融机构加速不良资产处置,有助于降低潜在风险敞口,减少损失,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与监管要求。”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经济增长放缓过程中,企业或个人违约风险增加,不良资产规模扩大,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产结构,可能会选择批量转让不良资产,从而形成不良资产处置潮。不良资产处置潮更多地反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调整。

责任编辑:王馨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