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玲玲
在全球贸易频现逆流的当下,中国机遇成为确定的增长答案。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参展,品牌数量超过4100个,创历史新高。
当前,全球经贸环境错综复杂。而这场以“共享开放给予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向各国展示出中国市场的蓬勃生机,更以切实行动表明,开放的中国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
消博会是中国唯一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从首届消博会2600多个品牌参展,到本届7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100个品牌参展,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消博会的国际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消博会不仅为推动消费持续扩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重要平台。
今年消博会的“朋友圈”持续扩容。英国、法国、瑞士、爱尔兰等“老朋友”继续携优质企业和产品亮相,斯洛伐克、巴西、新加坡等“新伙伴”也组团登场,借助这一平台开拓中国市场。
除了不断扩大的“朋友圈”,还有全球首发、新品首秀等在此汇集。在消博会的新品集中发布专区,来自英国、瑞士、加拿大等国的40个品牌,集中展示近百件系列产品和最新单品,涵盖美妆护肤、珠宝首饰、潮流电子、低空经济、营养保健等多个领域。
如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的消费蓝海也在消博会上显现。本届消博会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慧出行等前沿技术成为焦点。
另一值得关注的亮点是服务消费大幅增加,跃升为本届消博会的主角。
“本届消博会突出服务消费,充分展现银发经济、低空经济、健康养生、体育赛事、人工智能等服务消费新热点和新趋势。”盛秋平表示,体育健康、文化旅游、养老育幼、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已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我国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服务零售同比增长4.9%。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扰动全球经济。在本届消博会上,商务部等部门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之后将出台系列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之间顺畅切换。
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透过消博会这个世界级窗口,外资企业进一步增强了长期布局中国市场的信心。
今年,英国作为本届消博会主宾国,参展面积超过1300平方米,参展品牌数量53个,约为上届的两倍。英国商业贸易部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在开幕式上表示,英国非常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自由贸易往来,加强英国与中国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
英国参展商博柏利(Burberry)是五届消博会“全勤生”。今年,博柏利展馆以“英伦公园”为主题,融合复古风格与现代元素,将伦敦公园极具代表性的景致展现在观众眼前。在本届消博会上,博柏利带来了最新的2025春夏季服装、配饰等,访客可在此体验博柏利最新系列作品,感受新季时尚趋势。
一直以来,博柏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据介绍,今年是博柏利实施海南绿色生态项目的第三年,将进一步扩大对海南省内红树林与热带雨林的保护范围。目前已实现新增红树林面积80亩,对热带雨林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防治面积达1834亩。
“近年来,博柏利见证了消博会发展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品博览会,也成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推动中国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博柏利大中华区总裁张允馨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中国市场对英国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增长,期待通过消博会进一步加强博柏利与中国消费者的联结。
像博柏利一样连续多年参展的国外品牌和企业众多,他们以行动为中国消费市场投下了信任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五年来,消博会参展外企数量屡创新高,充分证明各方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中国市场的澎湃活力吸引国际品牌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中国“磁吸力”何在?
14日,第五届消博会举行首场供需对接会。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家企业积极参加推介,在采购交易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签约金额超60亿元。
不仅如此,借助消博会平台,不少参展商还变身投资商。一些中外企业在海南落地国际业务总部、加工生产基地或供应链中心,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为什么中国市场如此“圈粉”?张建平表示,中国正经历从“世界工厂”向“全球消费中枢”的转型。持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不断优化升级的消费结构,以及愈加开放的市场制度和政策,是中国市场持续吸引外资的重要原因。
一组数据可以反映出中国强劲的市场潜力。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沙巴体育官网入口》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消费政策的陆续显效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国内需求有望持续回升,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除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十分明显,新兴消费理念不断崛起。张建平指出,中国正从基础消费转向追求更高品质、更具品牌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以及智能化产品正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趋势。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序列,消费市场需求空间广,这样的市场状态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张建平说。
此外,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相较于增速放缓的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兼具规模与增速的双重优势,使中国发展动能更强。
谈及如何进一步巩固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张建平表示,当前中国正从“政策优惠”导向转向“制度环境”导向的外资吸引模式,关键在于切实落实制度型开放。需确保新的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条例严格执行,进一步提升政策法规透明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做好保护外资企业知识产权、禁止强制性技术转让等工作。
“实现真正的制度型开放仍需突破执行层面的‘最后一公里’障碍,特别是在地方政府落实环节。”张建平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