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4月28日晚间,天茂集团披露《关于无法在预约日期及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的风险提示公告》(下称《公告》)。《公告》显示因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要进一步补充提供,公司无法在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也可能无法在法定期限内(2025年4月30日)披露上述定期报告。消息一出,4月29日,天茂集团股价开盘牢牢封死在跌停板3.04元/股上,而4月30日,天茂集团上午早盘一度在跌停板出现反弹,但是午后又被逾10万手的跌停卖盘压住,截至收盘也未打开,总市值缩水至135.4亿元。
“天茂集团99%的主营业务是国华人寿,两家公司的实控人均为早年资本市场大佬刘益谦,而他后来一直热衷于文化艺术藏品的拍卖收藏,又以近3亿元之价拍下明成化鸡缸杯被冠上新的头衔。刘益谦目前还担任着天茂集团和国华人寿的双料董事长,此次上市公司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延迟发布,预计对其保险板块布局将产生影响。”对此,一位接近国华人寿的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双报发布突然《home88–Bf必发唯一授权》“爽约”
有业内人士指出,天茂集团此次年报和一季报推迟发布非常突然。
“天茂集团此前已经披露过2024年业绩预告,按照正常流程,不应该在年报、季报最后发布之前突发延迟公告。尤其是在最后48小时之际发布延迟披露财报,在资本市场上比较罕见。”4月30日,上海一家私募机构人士陈炜(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
天茂集团业已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天茂集团预计净利润为负值,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亿元至7.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5.03亿元至7.53亿元,预计全年营收为400亿元至430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天茂集团表示2024年利率市场环境持续走低,其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受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影响,增加计提准备金,尽管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新业务价值,降低负债成本等措施尽可能减少上述不利影响,但仍无法全部抵消增提准备金带来的影响,从而造成亏损。
4月28日,天茂集团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正常经营,公司2024年年报编制工作仍在进行中。”
值得关注的是,天茂集团在《公告》中还表示,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的,深交所于相关定期报告披露期限届满后次一交易日,对该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实施停牌,停牌期限不超过两个月。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且在公司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上市公司因触及上述情形其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相关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将被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但受国华人寿增加计提准备影响,天茂集团在今年1月20日发布的年报预披露数据显示其全年预亏5亿至7.5亿元,此外国华人寿2023年退保金高达20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赔付支出暴增1619.92%至218.22亿元,流动性承压迹象明显。与此同时,在此前不久国华人寿披露的原保费数据显示其一季度收入约为115.9亿元,同比降幅达23.8%。
“从此前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天茂集团的双报数据肯定不理想,至于到什么程度就很难猜测了。险企年报涉及保费收入确认、准备金计提、投资端公允价值评估等复杂环节,天茂集团年报延迟披露,可能涉及精算模型调整、资管产品估值争议或监管部门特别沟通要求等因素。”上海一家大型险企总会计师受访时分析。
在该总会计师看来,险企的财务报告涉及大量精算数据和长期投资回报测算,一般来说,延期披露可能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公司在财务数据的统计和核算上遇到了难题,比如精算模型调整、资管产品估值争议,或监管部门特别沟通要求等;另一种可能是公司内部管理流程出现了问题,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按时完成;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公司可能面临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或者合规问题,需要时间来处理和应对。
股价曾被爆炒
虽然五年前未能完成在资本市场更名的“最后一跃”,但是在投资者眼里,天茂集团就代表着国华人寿,而天茂集团在股票软件中也一直被归为保险概念股。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显示,天茂集团总资产约2852亿元,新理益集团、刘益谦与其配偶王薇分别持有天茂集团股份比例为44.56%、11.25%、10.47%,三者构成一致行动人。
作为国内首家民营上市险企,天茂集团99.99%营收均来源于国华人寿的保险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天茂集团股价曾在2024年9月上演“10天8板”的异常上涨,由此带动了保险板块的整体反弹。具体来看,在2024年8月29日,天茂集团股价最低跌至1.68元/股,随后从9月2日起11个交易日出现“10天8板”的异常大涨,股价最高涨至3.69元涨幅超过100%;在经过四个交易日的调整后,天茂集团股价又出现“六天四板”的涨幅。从去年9月至12月,天茂集团股价在三个月中涨幅逾200%,一度最高涨至5.42元/股。
“由于盘子小,股价低,所以在去年三季度市场行情好转之下,天茂集团被机构、游资等爆炒并不意外。但事实上,天茂集团本身一直想成为真正的保险股,其低股价、低估值也是因为五年前的更名未能完成终极一跃,市场对其定性处于模棱两可之间,这也成为天茂集团这家上市公司的一大痛。”4月30日有不具姓名对知情人士透露。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9年8月27日,天茂集团披露了《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 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拟通过向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的6家股东发行股份、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等方式,吸收合并国华人寿。若吸收合并能够完成,国华人寿将注销,存续上市公司拟更名为“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预案发布后,天茂集团多次发布关于吸收国华人寿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展公告,并表示由于国华人寿资产审计及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预估值及拟定价均尚未确定,吸收合并国华人寿的相关事项发生延期。
到了2020年5月26日,时隔九个月之后天茂集团又发公告,宣布终止吸收合并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截至目前,天茂集团再未提重组更名事宜,不过在主营构成中,天茂集团又是一家名副其实的保险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4年6月,天茂集团发布股份回购公告,称拟以5000万至1亿元回购金额、不高于3.34元/股进行股份回购以提振信心,但截至2025年3月3日仍未实施任何回购。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