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级免费无码,精品美国一级二级三级,国产AV片一区二区无毛,9999免费视频

给大家科普一下澳洲彩票欢迎你

发布时间:2025-04-11 11:52

  来源:消金界

  消金界发现2025年一季度,百信银行的对外简称和展示LOGO标志发生了变化——从“百信银行”转变为“中信百信银行”。

  来源:百信银行官网

  利润下降,规模增速放缓

  消金界发现,这家2017年由中信银行与百度联合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2021年扭亏为盈后,实现了2022-2024年连续4年盈利,但是2024年业绩有所下滑。

  2024年末,中信百信银行总资产1172.90亿元,同比增速放缓至4.2%,净资产90.4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净收入46.26亿元,净利润6.52亿元,同比下降约2亿元/23.74%

  对比2023年,中信百信银行总资产1125.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8%;总负债1041.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2%。报告期内,实现营业净收入45.34亿元,同比增长14.27%;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30.25%。

  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为什么增收,不增利?

  从财务数据可以看出,该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增收不增利”,背后表现为净息差下降,平台贷款下降,自营业务转型缓慢。

  分析来看,这其中有多个因素影响。

  首先从行业因素方面来看,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至1.69%,净利润增速放缓,整体盈利水平有所回落,2024年1-4季度的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1.54%、1.53%、1.52%,进一步下降。中信百信银行2022-2023年净息差由4.41%降至4.19%。

  再从机构的财务数据与业务模式来看,中信百信银行更像一个大号的消费金融公司,受消费金融市场影响很大。

  根据联合资信的数据,2023年中信百信银行的贷款及垫款总额833亿元,其中个人贷款规模为760亿元,占比91%。

  来源:联合资信

  具体来看,中信百信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主要包括自营贷款和平台贷款两大类;其中,平台贷款主要指与合作机构合作,并引入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提供增信服务的贷款。

  (1)自营贷款业务方面。2023年,中信百信银行主动调整获客结构,通过入驻中信银行APP端,充分发挥自营消费金融产品“好会花”与中信银行产品“信秒贷”差异化互补的优势,提升新客流量转换率以及优质客群占比,自营贷款业务整体实现较快发展。

  (2)平台贷款业务方面。2023年,中信百信银行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通过业务调整优化和拓展高品质资产,补充优质资产和客群,实现合作机构与消费客群的双重优化。

  随着监管部门对于联合贷款和助贷业务模式相关监管措施进一步趋严,2023年以来中信百信银行逐步压降助贷业务比重,平台贷款规模有所下降,带动整体消费贷款规模增速放缓

  截至2023年末,中信百信银行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中,自营消费贷款余额340.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45%;平台合作贷款余额319.6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8.94%,占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比重为48.43%。

  之前助贷业务(含担保增信业务)的高利润,随着规模下降、息差下降而下降,自营业务、产业金融业务还在缓慢转型中,新业务的盈利发展有待观察。

  从2024年开始,中信百信银行开启了新的三年战略规划。去年的表现非常关键。“增收不增利”的问题浮出水面后,又该如何转型?

  业务转型进行中

  消金界发现,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2024年中信百信银行重点进行了两项业务转型:

  一是着力加大自营业务转型。该行聚焦普惠客群实际需求,将消费金融产品“好会花”与居民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打造以用户为中心、具有百信特色的自营消费金融场景。

  二是有效提升产业金融业务占比。该行持续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依托“百兴贷”“百票贴”等特色产品,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传导,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截至2024年末,中信百信银行产业金融业务增幅达37.32%,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6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01亿元,增幅45.43%。

  目前,中信百信银行与20家民营银行对比,从总资产规模来看,排名约第3位;营业收入来看,排名约第4位;从净利润维度,排名约第5位。

  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澳洲彩票欢迎你》

  整体上看,该行还保持在民营银行中的头部,约前五的位置,但是仍然面临苏商银行、众邦银行、新网银行等众多竞争对手的压力。2024年中信百信银行的业绩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作为国内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互联网直销银行,具备一定差异化竞争优势。

  总结来看,目前该行正在业务结构调整,推动普惠信贷业务自营转型。如果能在股东协同方面做好,业务有望稳步发展。

责任编辑:张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