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级免费无码,精品美国一级二级三级,国产AV片一区二区无毛,9999免费视频

给大家科普一下聚赢彩票

发布时间:2023-12-02 19:23

  来源:中金点晴

  摘要

  新车周期+价格下沉,2024年终端需求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我们认为在新车周期和价格中枢下移下,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仍有望实现较高增速,我们预计销量有望达到1700-1800万辆,同比增长约30-35%;对应到电池《聚赢彩票》需求,考虑到单车带电量提升以及海外纯电占比提升,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达到1.2TWh、同比增长接近35%。

  拐点渐行渐近,2024年各环节盈利有望逐步企稳。受产能周期影响,2023年锂电板块出现估值利润同步下跌,当前板块估值已处于底部区间,电池及材料龙头2024年估值普遍低于15倍市盈率,我们预计基本面在1Q24淡季+降价下有望加速筑底、中小企业或将出清;而随着2024年锂价波动收窄,以及融资环境收紧、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扩张放缓,我们预期2H24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和盈利或将逐步企稳,供需关系亦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看好新技术和细分领域国产替代机遇。新技术方面,我们认为多项新技术有望在2024年迎来规模化放量:1)磷酸锰铁锂(LMFP):产业化持续加速,我们预计头部车企跟头部电池厂有望于2023年底开始量产导入、2024年初正式上车发布;2)复合铜箔:代表材料龙头开启复合箔材扩产潮,我们预计搭载复合集流体的高安全电池有望于2024年迎来规模商业化持续落地;3)高压快充:800V产品周期+超充网络建设提速有望驱动2024年高压快充车型放量,带动导电炭黑、负极包覆材料、液冷板、熔断器、高压直流继电器等部件升级或需求增长;4)4680:伴随下游新车周期+大圆柱产品良率提升,我们预计2024年大圆柱电池有望实现批量装车,同时储能亦带来增量需求。国产替代方面:在国际环境、降本以及新应用驱动下,我们看好导电碳黑和铜箔/隔膜设备国产化替代加速。

  风险: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技术产业化落地不及预期。

  正文

  一、需求: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2023年以来,随着产业链产能释放,供需关系逐步转向宽松,产业链基本面持续筑底。但我们认为新能源车发展的大趋势并未改变、仍然是未来增速较快的行业之一。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在新车周期和价格中枢下移驱动下,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仍有望实现较高增速,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700-1800万辆,同比增长约30-35%;对应到电池需求,考虑到单车带电量提升以及海外纯电占比提升,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达到1.2TWh、同比增长接近35%。

  图表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及动力电池装机量预测

  1、中国:新车周期+价格下沉,看好2024年销量增长韧性

  2023年新能源车国补全面退坡,叠加渗透率处于相对高位,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1-3Q23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批发)同增36%。我们认为当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已逐步进入市场化驱动阶段,产品力和性价比有望支撑后市增长;我们看好强产品力新车周期+价格下沉趋势下,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增长仍有望凸显韧性,我们预计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批发销量有望达到1100-1200万辆,同比增长20-25%:

  • 产品力方面,我们观察到2023年以来,供给端新车的智能化和补能体验有望得到提升:1)智能化:以小鹏、华为为首的头部新能源车企积极推进“无图/轻地图”城市NOA方案,我们认为智能驾驶的用户体验和实用性将得到大幅提升;2)补能效率:2H23以来,全域800V高压快充车型密集发布,通过搭载4C+电池,我们预计充电10-80%时长有望压缩至15分钟以内,用户补能体验有望大幅改善。

  • 价格方面,从2H23上市搭载城市NOA和高压快充的车型看,价格带与同级别400V车型重叠度较高,并无过高溢价,我们认为将有效提升消费者的接受度。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中国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及插混车型月度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2023年末-2024年上市新能源车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21日)

  资料来源:各车企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部分800V车型及400V车型售价对比(截至2023年11月21日)

  注:智界S7为预售价格

  资料来源:各车企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2、欧洲:2024年销量增速或放缓,但中长期电动化趋势未改

  2023年欧洲市场零部件供应瓶颈有所缓解、车企积压订单快速释放,1-3Q23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0%+、超出市场预期。但3Q23以来,受:1)部分国家补贴退坡抢装影响;2)高利率抬高制造业生产成本、抑制消费需等求影响,2023年9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致15%+。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欧洲汽车消费在较高利率下仍将承压,叠加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增长或阶段性放缓,我们预期2024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约340+万辆、同比增长约10-15%。但从中长期看,我们认为欧洲减排、车企电动化战略的大方向并未发生变化,电动化逻辑依然成立,且截至2023年9月欧洲整体渗透率约23%、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随着降息周期渐行渐近以及欧洲车企下一代新车周期释放,我们预期2025年欧洲新能源车有望重新步入上行周期。

  图表6:2023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明显领先于燃油车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9M23欧洲整体新能源车渗透率23%+,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欧洲八国新能源车购车补贴情况统计(截至2023年11月21日)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注:红框表示仍有购车补贴

  3、美国:低基数+新车催化下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2023年以来,在IRA补贴、特斯拉德州工厂产能释放以及传统车企通用、福特新车催化下,美国市场1-9月新能源车销量实现同比55.9%较高增长,9月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10.5%;但当前的高利率环境以及UAW罢工[1](United Auto Workers,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简称UAW,下同)对供需有所压制。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在IRA的持续补贴以及当前较低的渗透率基数下,美国市场销量仍然有望实现40-50%同比增长,特斯拉德州工厂产能持续提升+新车电动皮卡Cybertruck订单释放,以及福特等LFP车型量产带来增量。

  图表9:2023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0:2023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走高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二、产业周期:拐点渐行渐近,2024年各环节盈利有望逐步企稳

  1、动力电池环节:产能扩张放缓,价格和盈利有望2H24企稳

  ► 供需:2024年供需关系有望迎边际改善。本轮锂电池企业资本支出高峰在2021-2022年,考虑到产能建设+爬坡周期1.5-2年,供给端产能自2022年底开始逐步释放,致2023年锂电池供需关系转向宽松,我们测算1-3Q23样本电池企业整体产能利用率50-60%,市场价格竞争有所加剧。在下游新能源车增速放缓及融资环境收紧背景下,2023年以来锂电池企业资本支出显著收缩,我们统计1-3Q23A核心锂电池企业资本支出同比下滑31%,意味着2024-2025年供给端产能释放有望放缓。基于我们测算,2023-2025年供给端/需求端边际增量分别为630/378GWh、625/438GWh、698/598GWh,2024年末-2025年锂电池供需关系有望迎边际改善拐点。

  图表11:锂电池供需有望自2024年迎边际改善拐点

  资料来源:GGII,乘联会,公司公告,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2:锂电池供需关系测算(截至2023年11月21日)

  资料来源:GGII,乘联会,公司公告,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 价格和盈利有望2H24逐步迎来企稳。随着调价订单的滚动交付以及碳酸锂价格的持续回落,叠加1Q24与下游整车厂新一轮价格谈判,我们预计动力电池报表端价格自2H23-1H24仍有较大降幅,2H24后降幅逐步收窄;我们预计三元电池模组、铁锂电池模组致2024年末国内客户平均执行价格或将下降至0.6-0.7元/Wh、0.5-0.6元/Wh(均基于10-15万元碳酸锂价格测算),较3Q23执行价仍有接近20%+降幅空间,而各家电池厂报表端价格降幅受产品结构影响有所不同,出货结构中电池包、海外客户占比高的电池厂价格降幅相对较小。基于我们测算,受终端降价和开工率季节性偏低影响,我们预计1Q24电池厂业绩仍将承压,2Q24伴随电池价格降幅逐步收窄以及开工率的回升,单位利润有望迎企稳或修复。

  2、四大材料:2024年有望进入出清阶段,各环节基本面逐步迎触底

  ► 正极:近期国内锂盐价格逐步回落,我们认为2024年锂价将维持偏弱趋势,正极材料价格以低位震荡走势为主。我们预计伴随产能逐步出清,正极行业整体开工率回升,带动单吨加工成本下降及单位盈利增厚,正极环节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迎来盈利能力企稳回升。

  图表13:碳酸锂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安泰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正极企业净利率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 负极:2024年负极行业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和竞争加剧的风险,我们预计负极材料价格整体呈低位持稳运行,掌握规模降本、技术降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通过以量补价方式,维持单位盈利的相对稳定,而中小负极企业或受到产能利用率、原材料采购成本高的影响逐步退出市场,我们认为“低价竞争”的情形会持续至2024年下半年,伴随产能逐步出清,负极行业单吨盈利水平有望企稳修复。

  图表15:低硫焦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金联创,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6:负极上市公司净利率走势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 隔膜:目前隔膜行业各企业盈利能力尚可,3Q23龙头企业毛利率维持35%+,但另一方面,行业产能持续释放,供过于求下我们预计2024年行业价格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国内二三线企业或面临较大的利润与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国内隔膜龙头企业已全面切入海外客户,我们预计24年下半年至25年后伴随海外电池厂产能投放,龙头隔膜厂海外出货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或将随之改善。从库存水平看,经过1H23行业去库存,目前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已回落至低位水平。

  图表17:隔膜企业存货周转天数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 电解液:我们认为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企业4Q23-2024年面临产能大幅释放,龙头企业主动开启价格战引领行业价格下行,我们预计在价格进一步下行趋势下,或将加速行业二三线企业出清。从企业盈利能力看,自2022年以来电解液及六氟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目前六氟企业盈利能力薄弱接近亏损,我们预计至2023年年底,六氟及电解液行业二三线企业或面临亏损甚至亏现金流状况,行业有望在2024年迎来落后产能的逐步出清,并带动行业价格及龙头企业单位盈利能力的稳定。

  图表18:电解液及六氟企业单位盈利能力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9:电解液及六氟企业存货周转天数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三、新技术、国产替代加速落地,关注产业链阿尔法机遇

  1、新技术:多项技术有望在2024年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1)锰铁锂:技术路线尚未统一,龙头企业商业化进展提速

  基础性能:理论能量密度高,但倍率性能不佳、长循环有挑战。1)安全性:磷酸锰铁锂(LMFP)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可通过穿钉、撞击等多项安全测试;2)能量密度:LMFP放电电压较铁锂提升21%(4.1V vs. 3.4V),有潜力带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0-20%,我们认为有望接近三元5系水平;3)倍率性:LMFP电子电导率、离子迁移率较低,倍率性能不佳;4)循环性:LMFP电池可实现2,000圈稳定循环,距离磷酸铁锂最优水平仍有不小差距;5)经济性:锰铁锂瓦时成本与磷酸铁锂基本持平或略低、并大幅低于三元电池水平。

  改性路线:如何兼顾能量密度与经济性是进一步发展方向。理论上通过纳米化、碳包覆、与三元材料复合以及金属离子掺杂等能够改善LMFP倍率性能;通过合理调整锰铁比例、或核壳结构改性等来减少锰元素溶出,提高循环寿命。然而某些改性技术(如纳米化和碳包覆)会降低压实密度,弱化LMFP高电压平台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优势,例如纳米化和碳包覆等导致LMFP的孔隙率增加、本征密度下降,导致LMFP压实密度偏低,需要通过烧结工艺的优化提升压实密度,但二次烧结等工艺则会带来成本的增加、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在满足经济性的条件下实现性能指标的平衡,是LMFP工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合成工艺:固相法技术成熟,液相法产品一致性好。锰铁锂与铁锂合成工艺高度相似,固相反应法技术成熟,工艺设备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但产品一致性较液相法稍差。液相法工艺较为复杂,投资较高,但具有产品一致性、循环性较好的优点,此外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液相法或对原材料的容忍度比较高,具备一定成本优势。

  磷酸锰铁锂(LMFP)产业化持续加速,我们预计头部车企跟头部电池厂有望于2023年底开始量产导入、2024年初正式上车发布。我们持续跟踪并建议关注在LMFP改性技术、合成工艺、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等方面技术储备丰富的头部企业。

  图表20:LMFP改性方法及具体原理

  资料来源:《锂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胡成林,2011),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1:不同厂商采取的LMFP改性方法

  资料来源:智慧芽,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2:LMFP不同工艺路径的优缺点

  资料来源:智慧芽,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3:LMFP不同工艺的具体流程

  资料来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理、性能与生产工艺》(胡国荣等,2017),中金公司研究部

  (2)复合铜箔:材料、工艺协同创新,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材料分成PET、PP、PI等路线,我们预计PET与PP路线长期并存:

  ► PET膜优点在于成本便宜、耐高温性好、工艺难度小,但缺点在于断裂伸长率低,其酯基多导致耐酸碱腐蚀性差,高温循环容易出现跳水问题,或可用于部分循环要求较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消费电池场景。

  ► PP膜优势在于断裂伸长率高,2微米厚膜已经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体积能量密度高,同时非极性结构耐酸碱腐蚀性强,对电解液添加剂友好,不易出现高温循环跳水;缺点在于粘接力较差,工艺难度更大。

  ► PI膜成本较为昂贵,产业化前景目前尚不明朗。

  不同工艺路线协同创新,致力于推动产业化。目前复合箔材工艺路线分成至少三种,不同工艺路线各有优劣势,但目前面临共同产业化痛点在于1)经济性尚无法与传统铜箔实现平价,2)快充性能较差,高倍率下的放电效率较传统铜箔更低,3)循环寿命较差,目前实测循环寿命在2000次左右,不适用于储能等长循环寿命场景。

  图表24:不同工艺路线部分理想参数对比

  资料来源:GGII,各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头部材料厂开启扩产潮,下游动力领域进入商业化元年。代表材料龙头开启复合箔材扩产潮,我们预计搭载复合集流体的高安全电池有望于2024年迎来规模商业化持续落地。

  图表25:复合集流体代表材料企业最新进展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3)超级快充:800V新车周期释放,2024年有望迎1-10放量

  2024年800V新车周期加速释放,价格吸引力较高,销量或超预期。从技术发展阶段看,我们认为2023年是高压快充车型量产元年,小鹏G6、埃安昊铂GT、上汽智己LS6等800V车型实现量产交付,我们测算10M23 800V车型在国内新能源车整体销量占比不足2%、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展望2024年,理想MEGA、华为系(问界M9、智界S7、阿维塔12)、小米等800V重磅车型计划量产交付、供给端车型增多,同时价格中枢持续下沉,从部分已公布售价的800V车型看,价格带与400V车型重叠,我们认为800V车型有望凭借在补能效率、动力输出、智能化体验上的优势,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加速渗透,2024年有望迎来1-10放量,乐观预期下,我们预计销量有望达到50-100万辆水平。

  超充桩建设提速、加速构建800V用户服务闭环:

  ► 政策端:2023年以来,政策端持续强调“大功率充电桩”建设。11月工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2],明确将北京、深圳、重庆、成都等15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目标2023-2025年建成超过70万台充电桩和0.78万座换电站,同时将“大功率充电”纳入新技术范畴强调进行推广;我们认为在政策推动下,大功率快充桩的占比将加速提升。

  ► 建设端:车企是当前引领超充桩建设的主力、主要为用户提供服务闭环:截至2023年11月,理想已有119座5C超充站投入使用,并计划2023年底扩充至300座、至2025年达到3000座(每座超充站含1个5C超充+3个2C快充);小鹏建成超过200座具备S4超充服务能力的充电站(每个站含4根S4超充桩)、并计划在2025年将超快充站数量提升至3000座;特斯拉在华布局1800+座超级充电站、其中含11000+超级快充桩。第三运营商则以柔性化充电堆产品(分体式充电桩)来提供大功率充电服务,以向下兼容普通快充车型、提高充电站利用率水平,2023年以来,我们观察到市场上成熟的充电堆产品功率已提升到960kw水平,同时在出货结构中充电堆产品占比亦快速提升,在政府、能源集团招标中占据主导。

  我们看好高压快充车型的放量带动导电炭黑、负极包覆材料、液冷板、熔断器、高压直流继电器等部件升级或需求增长:

  ► 高压快充驱动电池材料、结构及零部件迭代升级,单车配套价值量显著提升:1)电池材料:在800V高压快充趋势下,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从当前1-2C提升至3-6C,涉及负极和电解液材料体系的改进。2)结构件:800V高压快充也带来电芯级的散热需求的提升,液冷板、导热胶和隔热材料等电池热管理迎来重塑,无模组化的结构设计也驱动电池母排呈大尺寸、集成化趋势发展。3)零部件:800V高压快充对功率器件、高压直流继电器、熔断器的耐压需求大幅提升,带动相关零部件产品升级。

  ► 高压快充带来超充桩建设需求,驱动充电设备向分体式、配储、液冷、高功率趋势发展:1)充电堆:考虑到充电桩功率向下兼容的问题,具备柔性调配能力的分体式充电桩或将成为主流。2)配储:高压快充在短时间内会增大充电站乃至电网的负荷,增配储能有望解决扩容压力,驱动高压快充加速落地。3)液冷模块及充电枪:高压快充也驱动充电模块向大功率、液冷趋势升级,散热需求的提升也带动液冷充电线需求的提升。

  图表26:车企800V车型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21日)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4)4680:2024年有望迎大批量交付装车

  2024年大圆柱电池有望进入大批量装车阶段。2023年各家电池厂大圆柱产能陆续投产,由于全极耳焊接环节影响产品良率、产能爬坡较为缓慢。向前看,随着焊接环节工艺提升、带动产品良率升高,我们预计4680大圆柱电池有望在2024年实现批量交付装车。

  我们认为,随各家电池厂改进工艺、提升良率,以及配套车型逐步上市交付,4680大圆柱电池有望在2024年实现大批量装车,叠加储能端应用拓展,我们预计2024年4680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或达27GWh、同比增长超400%。大圆柱产业化加速推动中游新型材料需求放量,我们认为大圆柱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提升将带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新型锂盐 LiFSI、补锂剂、导电剂等加速放量。

  图表27:各家电池厂46系大圆柱电池情况统计(截至2023年11月21日)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标红为相比23年9月统计版本更新内容

  图表28:4680电池需求测算更新

  资料来源:特斯拉官网,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2、国产替代:关注导电碳黑、铜箔/隔膜设备领域的国产替代机会

  (1)导电炭黑:快充带来景气度提升,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导电炭黑为锂电池主流导电剂。锂电池导电剂分为导电炭黑(乙炔黑、Super P、科琴黑)、导电石墨等颗粒状导电剂,以及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等纤维状导电剂和石墨烯面状导电剂。其中导电炭黑凭借良好的综合性能与经济性、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电池导电剂,根据GGII数据,2022年国内导电剂出货量3.7万吨,其中导电炭黑出货量占比为65%。

  图表29:不同类型导电剂性能对比

  图表30:导电炭黑为国内锂电池主流导电剂(2022年)

  资料来源:GGII,中金公司研究部

  锂电级导电炭黑性能要求更高,此前主要依赖进口。导电炭黑对产品的性能要求比普通炭黑更高,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性能指标:1)吸油值:吸油值越高,越容易形成难以破坏的导电网络通道,导电性越好;但是吸油值高的导电炭黑对聚合物粘结剂和电解质的吸附能力较强,分散性较差。2)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单位体积与活性颗粒的接触面积越大,导电性越好。3)磁性杂质含量:含量过高会造成电池内短路而出现自放电现象,降低安全性。由于国内炭黑企业布局较晚、技术积累不足,导致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导电炭黑主要依赖海外进口。

  行业高景气度与技术升级背景下,导电炭黑国产替代加速推进。2020年以前传统石墨以及炭黑导电剂市场几乎被产能规模大、具有先发优势的法国益瑞石、美国卡博特垄断,国内企业布局较慢,核心反应炉研发技术不足。2021年新能源车下游市场需求大爆发,全球导电炭黑供需紧张,为国内企业提供国产替代的黄金机遇期,代表的国内企业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并凭借成本优势,带来导电炭黑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 国产替代带来降本空间:从导电炭黑成本结构来看,原材料和电费合计约占成本的~90%;另外海外产品的运费也占据一定成本比例,同时国内原材料端成本低于海外,若导电炭黑能实现国产化替代,存在较大的降本空间。

  图表31:黑猫股份导电炭黑产品性能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2022年国内导电炭黑成本结构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2)铜箔与隔膜设备:国产设备迎来突破,成本优势助力国产化率提升

  图表33:部分铜箔新建产能项目单位投资(截至2023年11月21日)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隔膜:2024年有望迎来设备国产化发展新纪元。

  图表34:全球隔膜设备供应商概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4年有望迎来设备国产化加速放量。代表的国内设备厂早在2011年即投入到隔膜设备自研之中。当前国产隔膜设备竞争格局较优,领先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图表35:国产隔膜设备供应商概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三、投资策略

  受产能周期影响,2023年锂电板块出现估值和利润同步下跌,当前板块估值已处于底部区间,电池及材料环节龙头2024年估值普遍低于15倍市盈率,基本面在1Q24淡季+降价下有望加速筑底、中小企业或将出清;而随着2024年碳酸锂价格波动收窄,以及融资环境收紧、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扩张放缓,我们预期2H24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和盈利或将逐步企稳,供需关系亦有望迎来边际改善。投资策略:

  ► 主线一:看好板块盈利企稳带动Beta修复,优先推荐:1)议价较强的动力电池环节、盈利水平有望保持相对平稳;2)价格跌幅较深、有望率先出现中小企业亏损而出清的电解液、负极环节。同时,推荐受益3C复苏beta的消费锂电细分环节。

  ► 主线二:把握新技术和国产替代的阿尔法机遇:

  • 新技术:我们重点看好2024年锰铁锂、复合铜箔、高压快充等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量产,带动产业链进入1-10放量阶段。

  • 国产替代:在国际环境、降本以及新应用驱动下,我们看好导电碳黑和铜箔/隔膜设备国产化替代加速。

  四、风险提示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不达预期。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补贴终止、海外宏观经济下行,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存在不达预期风险,将会对产业链供需结构造成影响,部分环节或存在竞争加剧导致利润不达预期风险。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当前锂电上游包括金属资源、化工原料等价格处于较高分位,若上游价格大幅波动,而锂电池及材料不能及时将成本波动传导出去,将会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不达预期。当前众多锂电新技术处于产业化前夕阶段,若相关的测试认证进度不达预期,或对企业新技术对应业务需求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业绩。

 

责任编辑:杨赐

2月7日 ⚾,聚赢彩票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在训练中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泰国羽球大师赛聚赢彩票

  本报记者 科菲 【编辑:汤镇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