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4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137届广交会16日继续在广州举行。广交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首日(4月15日)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64530人,同比增长8.9%,到会人数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约3.1万家。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澳洲皇冠体育》主任张思洪称,从境外采购商预注册量、酒店预订量和航班预订率等指标看,第137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有望继续保持量稳质升的态势。超过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参加本届广交会。
本届广交会聚焦“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欧美等重点市场,通过在全球举办推介活动、深化与各方合作、组织广告和新媒体营销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招商宣传推广,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采购商来源地多元化,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广交会一直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推动力。”参会的巴西戈亚斯州工业联盟总裁安德烈·罗查说,“我们在这里将了解并接触全球主要发展趋势、前沿技术,以及能够切实推动工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
在广交会家电展区,广东志高空调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廖世兴正向境外采购商介绍家用空调、轻商空调等智能产品。“中国家电产品在品质、性价比、产能等方面的优势,短期内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替代的。”他表示,该公司在东盟、欧洲、中东等市场基础良好,有条件进一步挖掘这些市场潜力。
“在当前全球经贸形势下,广交会的作用有可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广交会可以更多把出口贸易重心放在东盟、欧盟国家,并积极拓展金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市场。此外,广交会可以举办各种活动,让更多的潜在客户涌现。
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中国外贸韧性不减。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实现平稳开局。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通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占进出口总值的51.1%。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广交会也是世界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桥梁。本届广交会上,进口展展位数约1600个,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展,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彭澎认为,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生产能力和市场潜力同样巨大,这是各个经济体都无法回避的。(完)